8月21至25日,由孔夫子旧书网主办的“历史的见证”民间红色文献收藏展,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正式亮相。本次展出的千余件红色文献作品主要来自于民间,这些展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富强的历史见证和珍贵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顾红色文本、缅怀烈士先辈,才能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在新时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据了解,此次“历史的见证”民间红色文献收藏展,首次出现“共产党”“共产主义”音译的《西国近事汇编》、首次提及“马克思”的《万国公报》第121期和《大同学》单行本、新文化运动标志刊物《新青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刊物《共产党》等社会主义思想早期发展的重要刊物。可以见到多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毛泽东选集》等,还有难得一见的1938年特藏纪念版《鲁迅全集》等罕见展品。此外,还有本次展览的特色文献——老百姓自发传唱的各类字书、唱本、歌曲、戏曲、小说等,这些图书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时代现场,反映了百姓心声。
据孔夫子旧书网主办人赵爱军介绍,本次红色文献展,孔夫子旧书网从万余件藏品中精心选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珍品,按照主题和时间线索,共分为“星火燎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伟大道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百姓心向共产党——社会各界的心声”三个单元,力图较为完整地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过程。
“星火燎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主要展示的是中国近现代出版有关马列主义的著作,以及中国学者对马列主义学习、研究和探索的著作。这些展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传播和信仰马列主义的过程,有力地证实了马列主义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其中,《万国公报》第121期于光绪25年,即1899年出版,刊载了署名“英士李提摩太译,华士蔡尔康属文”的《大同学》一文,提及了马克思的名字以及《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连载在《万国公报》第121至124期的此文受到刊物大力推介,同期还出版了《大同学》的单行本,这是最早出现马克思译名的著作。在展示的多种版本《共产党宣言》中,还有1920年中国最早以正式出版物形式发行的陈望道译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毅然结束在日本的留学返回故乡义乌分水塘村,着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一书译稿终于完成,经过陈独秀、李汉俊校阅后,于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会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足见其流传之广和受读者欢迎的程度。
“伟大道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部分,展示了从五四启蒙、中国共产党成立,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抵抗外敌入侵,推翻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这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近影集》。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它是中国抗日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社,也是我党我军第一个新闻摄影报社。1945年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后,又推出了《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近影集》,这本仅印刷了5000册的影集,是解放前毛泽东影集最早版本也是惟一版本。重要展品还有第一套正式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为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4年1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宣传部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它的出版掀起了根据地人民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初版5000套仅两个月便销售一空,同时展出的还有多个早期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自传》。
“百姓心向共产党——社会各界的心声”部分,可以看到许多特色文献——老百姓自发传唱的各类字书、唱本、歌曲、戏曲、小说等,这些图书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时代现场,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其中代表性的知名作品,如,《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讲述农民受剥削受压迫以及由艺术形象引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道理,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的标志,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同时还展出了许多展现工农新生活的书籍,与反映国统区、沦陷区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斗争记录。
由孔夫子旧书网主办的民间红色文献收藏展,通过汇聚红色经典,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历程。孔夫子旧书网创建于2002年,是目前业内大型的古旧书交易平台,也是民间红色文献收藏爱好者最大的集中地。在民间,许多普通百姓出于兴趣和热爱,数十年来投身红色文献的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孔夫子旧书网联合部分民间收藏家,汇集成此次展览,是普通百姓对70年华诞的一份献礼。
清末,北京自行车数量有限,人们更多地视之为一种新鲜玩意儿,而非寻常的代步工具。清末民初,骑自行车在北京成为一种风尚。1922年溥仪大婚,他的堂弟溥佳就送了一辆自行车作为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