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位外国网友所说,“和那些需要大量的学习才能勉强读懂的经典作品相比,类型小说、网络小说更容易理解,而且一样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瑰丽的一面”。
电脑难解决多样化问题
也有人担心,通俗易懂的类型小说,并不能真正体现中国文学的水准,也难以承载深厚的中国文化,是否需要推介更多原创程度更高,文化含量更加丰富的作品呢?
“文化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张晓明说,“类型小说的流行,更符合人们普遍的阅读需求,很难体现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原创程度更高,含义更多重,和传统文化联系更深,也就意味着推介更不容易,实际上,这样的作品,我们自身读起来,都需要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翻译给外国人,就更难了,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而是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类型文学体现的是全球化的趣味、审美,“就像美国大片一样,它的主题总是那些和人类普遍情感相关的东西,爱与拯救、正义、怜悯等,谁都能接受,谁都爱看,不存在什么隔膜”。
但仅有这些就足够了吗?张晓明说,“美国大片也好,中国的类型文学也好,它们可以风靡一时,但想要创作出真正能够长远流传下去、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作品,还要慢慢来,这可能不是电脑、互联网能够解决的”。
北京晨报记者周怀宗
导语:中国人对理想世界的想象和探索从未停止:古有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的造园活动,他们将对生活的雅趣和对环境的期冀都放到了园林中;今有当代艺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思、对于未来虚拟世界的幻想。
在《2017中国睡眠质量报告》显示,中国人习惯在晚上12点后入睡,平均睡眠时长为6.5小时,近七成睡眠质量不佳,仅有26%的人拥有深睡眠。其中以80、90后为代表的上班族,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小时。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像广袤的蒲扇,吹遍了全中国。在那样一个大写的时代里,中国人真正开始探索财富的价值,重建幸福生活的标准。时代,跨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