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新世界里,值得追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因为人们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永远不会要他们得不到的,他们很快乐。”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一部院线电影,从业界角度看来,创造了近乎不可复制的奇迹。
这一“奇迹”并非完全褒义的。
它开创了“跨年电影”这一营销模式,创下1.5亿元的预售纪录;它首日2.6亿元票房,第二日迅速坠落到1116万元的“平流层跳水”;猫眼售票平台历史最低评价3.0分,豆瓣也从戛纳首映后的7.5分直坠6.7分(截至目前有所回升)。而这一切都可以被概括为,有关这部电影上映的所有行为,构成一次“营销骗局”。
电影开场不到一个小时就有观众离场,社交网络上充斥着“我看过的最烂的电影”“受骗上当”此类的戾气反噬,观众和业界几乎都将其与暑期档上映的那部——被认为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爱情公寓大电影》相提并论。
数天之后,《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票房回归艺术电影在电影院线的发挥水平,然而有关本片的争论和对整个文艺作品讨论环境的强力撕裂,依旧不可能平息。
营销胜利还是营销灾难?
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以创作者意图为重的“作者电影”,却拥有近6000万元的制作投资,包括16家投资商——以正常的中国电影院线商业逻辑看来,这样的投资数额是自杀性的,这样的投资方式极不专业的——电影上映前,投资人写过一篇文章,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于他们对电影艺术的理想主义。
原标题:“二次元”凶猛来袭 治理应与引导并举前不久,某杂志报道,在网络空间里,有一股颓废气息颇为流行,而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想的、说的、做的也颇受这股气息的影响。
2018年,是性别新闻前所未有大爆发的一年。 年初,席卷文化界、公益界和商界的反性侵运动第一次将性侵和性骚扰事件曝露在阳光下。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高发与危害,反性侵运动在中国也间接推动了司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