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很快出现了不同阵营影迷的对峙,加上错位营销引发的对影片本身的争议,把艺术电影发展之路的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实际上,艺术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始终没有摆脱“高口碑低票房”“口碑两极分化”的处境,因此,一些业界人士对此次《地球最后的夜晚》借助营销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事件持客观态度。或许“营销范围的扩大化”将原来不属于艺术电影受众群的那些观众拉了进来,进而导致观众大面积的失望情绪,但谁又能肯定地说,那些“应该被排除在外的部分观众”中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影片呢?
在影评人陆支羽看来,国内市场给艺术电影提供的培养观众的机会少之又少,现实环境造就的这块审美空白,要想靠一部《地球最后的夜晚》改变现状,注定是痴人说梦。“然而,这样的‘痴人说梦’太珍贵。那些冲着营销买票进场的观众,不一定都是‘错误的’观众。虽然难免有人会说,这样的营销过犹不及,但能够让更多人‘看得见’,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另据报道,《地球最后的夜晚》拥有一个庞大的制作团队,细分工种多到不亚于任何一部过亿元制作成本的商业电影,由于影片成本追加,曾三度引入投资方,最终该片出品方多达16家。对于一部艺术影片来说,这样的投资规模无疑对其票房获得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探索也为艺术电影发行提供了新经验——资本市场为艺术电影的生存和市场突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加强了其在市场上的能见度。
尽管在资本和营销的助推下,《地球最后的夜晚》目前所迎来的仍不是艺术电影市场的新曙光,但需要明确的是,艺术电影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培养观众。对中国艺术电影来说,培养对影片有判断能力的观众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此,则不妨把《地球最后的夜晚》当成一次尝试。(于帆)
2018年最后一个夜晚,也是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夺目的一个夜晚。凭借“一吻跨年”的营销和充满告别意味的片名,该片以2.64亿元的首映日票房创造了国产文艺片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