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物时的状态
窖藏背后有很多关乎离乱的故事。如1985年,农民何刚在老家挖地基时发现窖藏元代银器并捐赠给故宫。当时那批文物反映了元代窖藏文物的历史:元代农民起义,战乱不断。城池被攻陷之前,一些达官显贵为了避免家中的一些贵重物品,尤其是金银品,还有一些易碎的瓷器被掳掠或者损坏,就采取了窖藏,采用这种挖窖埋藏的方式来躲避战乱。当窖藏的主人在战乱逃亡过程中死亡了,或者是战后到他死也没有再回到家乡,窖藏的物品就成为了无人知晓的历史遗物。迄今为止,在全国各地已经发现了数十处元代的窖藏遗址,比如说有人统计过,江西省就发现了7处元代的窖藏,另外还有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河北、河南、山西等,都有元代窖藏的发现。1964年的河北保定的窖藏,当时出土的元代的瓷器非常重要,有元青花大罐、梅瓶等。
何刚捐赠给故宫的文物
还有窖藏文物的发掘中最值得一提的何家村唐代窖藏,考古队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中发现了贮藏的金银器、玉器、银饼和药材等千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证,这批文物可能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六月因安禄山之乱逃奔四川时邠王李守礼后人所窖藏”。他认为这批窖藏文物是邠王府中的财物,可能是在“安史之乱”时仓促埋下而后来未能挖出,所以才保留到现代。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的学者考证,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唐代尚书租庸使刘震,窖藏埋藏年代应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的泾原兵变时,也因兵乱保存到现代。
何家村出土文物
当下,博物馆可谓“火起来”了,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今年春节前后,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游客在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比例高达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