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一条大河波浪宽,精华汇聚在舌尖
海港、河港、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外加边境口岸,全亚洲只有一座城市,可以如此奢侈地将上述硬件全部拥有。
丹东城市风景
并非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却占了当地总人口的1/3,市中心就大大方方建在国境线旁,放眼全中国的大城市,也再没有第二座。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平均的四倍,森林覆盖率近七成。不要说在辽宁,就是江南城市也找不到这样的自然条件。
这座城叫做丹东,自然人文条件都丰富到得天独厚。同时这里还很好吃,若非如此,这座城是养不出中国地级市第一平均身高的。
一条鸭绿江,隔开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火车在跨过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大桥后,便进入朝鲜境内。
“去丹东啊,羡慕你啊!替我多吃几口!”对我说这话的朋友是位篮球退役国手。在他的印象里,舌尖上的丹东不缺少东北一贯的“硬菜”,又兼具物产丰富后必然的花样繁多和精细。从少年队到成年队,他来自这座“高人”之城的队友就没断过。事实上,从有中国男篮开始,这座小城持续“高能”输出,比北京上海还要稳定,即便在举国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也是如此。
当闯关东闯进旗营,越糗越“满族”
早在二十年前上学时,哥们老K就以家乡为豪。
“也不行!”他指指来接我的车牌——辽F。“辽宁这共和国长子,内部竞争太激烈——ABCDE全做过直辖市,我们丹东、还有西边的锦州,这样只当过省会的就只能FG起了。”
后面的历史世人皆知,只是不少国人未必知道的是:270万人口的地级市丹东,满族就有80余万(这还是上世纪末,把人口90%以上都是满族的岫岩县划了出去)。如此说来,丹东人在吃上的讲究一定更错不了——想想老北京的多少美食,都是八旗兵马背上带进来的。
“走,带你去吃每次我回家第一顿准要吃的!”从火车站没开几步,也就是刚经过两个伪满和洋风、与苏式火柴盒混搭的街区,准确说就在那幢伪满和民国时的省政府、共和国时代则长期作为市政府的日本大楼斜后身,那里有家馇(chǎ)子。
取材于玉米面的酸汤子,也叫馇子。黄哲 图
天津作为一座近代大都市的兴起离不开海河,而海河的变迁也折射着这座城市的进化史。历史上,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成为漕运的重要枢纽,使天津成为漕粮北运的咽喉重地
求佛之路,从来都不是轻松抵达的。普陀山之行看似很近,也要多次周转,哪怕是在高铁发达、高速畅通的今天,无论何种形式抵达舟山,一律要在码头候船,摆渡进岛,这大概也是一种众生平等。
长沙是爱吃的,十步一粉面、五十步一奶茶,再走百步就是口味虾,懂得珍惜自己的特色并发扬做大。网红店前总能排起长龙,隐藏在巷子里的老店也被年轻的人们挖掘和信奉,他们说那有真正的烟火气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从过去到现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事业,用奋斗镌刻青春,以担当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