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池无遣水处立石,名曰枯山水”这是《作庭记》中关于枯山水最早的记载。
在枯山水中,没有林园设计中常见的活水与开花植物,只有无生命的石头与白砂。寺院中的僧人们把平铺在庭院之中的白砂犁出不同的走势,伴以姿态各异的大小石块,便俨然成为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把自然中转瞬即逝的美景,如水的波纹、涟漪、浪花等等,通过简化、凝缩、留白的手法,剥离一切多余的表象,只剩下亘古不变的本来面目。
白砂直线和波纹的变化,成为了一切水纹的初始。
有的水纹代表溪流,有的奔腾而下成了大川,有的汇入海洋,有的化为云雾,而放置其中的石头则成为了河水旁边的青山,激流之中的瀑布,大海之上的岛屿……
季节罔替,庭园中的花开了又谢,树木绿了又枯,这些经年静止不动的石头与白砂,不会随着时间更迭而改变,仿佛一幅凝结了的山水画,永久地停留在庭园中。画中的河流却又时刻奔涌入川,流水不曾停下,如同这个终日运转,永不停息的世界。
松尾芭蕉曾有一句著名的俳句,说:“寺庭幽静深,渗入岩石是蝉鸣”。
当表象散去之后,属于自然的生命力早已融进了无机质的砂石中,它是永恒,也是瞬间,草木无情,却也有情。
2.无常中的禅宗美学
枯山水自平安时期出现,在各个地区的发展中因地制宜,发展出形态各异的流派,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到今天已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不同于其他有着严苛规范的艺术,枯山水发展至今,对于禅宗美学的展现一直难以用有限的标准去说清。
比如大德寺大仙院书院庭园的波澜壮阔,川流入海;金福寺庭园的宁静悠远,仿佛在水面上溅起几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