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现存的宋代史籍和宋代食谱都没有提及“灌浆包子”的具体制作方法。
直至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画舫录》记述扬州茶肆,“二梅轩以灌汤包子得名”。这是“灌汤包子”最早的记载。同一时期,还有记载指出,冷凝的肉汁是汤包形成的关键。
同样是在清朝中叶,淮安、镇江的汤包也十分出色,这也与盐商们有钱,淮扬菜崛起有关。
再至清朝同治年间,苏南常州、无锡一带出现了小笼,以皮薄、馅重、卤多、小巧精致而闻名于世,当然,在江南,人们还是更喜欢叫它“小笼馒头”。
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清稗类钞》就有记载:“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图/pixabay
直至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中华美食界,包子仍占据着一席之地。
作为包子界的佼佼者,汤包在很多城市,甚至是当地最具有特色的美食。
开封、靖江、南京……每一地的汤包,都有着自己的忠实拥趸。
开封|汤包界的“祖师爷”
作为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开封)的商业特别发达,城市里餐馆、酒楼林立。
东京七十二正店之一的“玉楼”推出的“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京城第一,传到坊间,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相传,这也是开封灌汤包的鼻祖。
遗憾的是,不管是北宋的“山洞梅花包子”还是南宋的“灌浆包子”,都没有具体的制作方法流传下来。
▲开封灌汤包。图/三个料理人
现在的开封灌汤包源于1922年,河南省滑县人黄继善在开封经营的“第一楼包子馆”。
到了上世纪30年代,黄继善改良了制作工艺,并由大笼屉蒸包子改成小笼蒸制,连笼上桌,现包现蒸现吃,保持了包子的形状和热度,形成了今天的“开封灌汤包”。
在惯常的认知中,汤包里的汤主要来自制馅时加入的皮冻。开封灌汤包则不同,它用的是水馅。
将猪后腿肉搅碎,加入盐、糖、料酒等调料后,不断地用手摔打,不时地加入水和香油,一直将馅打到稀稠如粥,拉长丝不断才算合格,这样蒸出来的包子才能饱含汤汁。
▲图/央视
近期,一支关于《清明上河图》被立体化重现于《我的世界》的原创视频在Bilibili上爆红,短短几天内播放量便成功突破100万,实时弹幕达到1万以上。许多网友更是齐刷刷地在评论区内留言好评。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前往疫区支援抗疫,成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医护人员也成为当下艺术界呈现最多的对象。在古代书画中,医者和病人又是什么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