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早餐,除了连台风暴雨都无法阻挡的喝茶“一盅两件”之外,还可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云吞讲究皮薄馅靓,新鲜猪肉剁碎腌制做馅,奢华版的还会包上两颗鲜虾和蟹籽。一口咬下去,弹口的肉质和鲜甜的肉汁让人难以忘怀。
但竹升面才是云吞面真正的灵魂所在,揉制面团的全程不加一滴水,只用鸭蛋和面粉。师傅骑坐在粗大的竹竿一端,用蹬压的方式把面团碾开,要将这块硬韧的大面团压成均匀起筋的面片,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压制完成后,将面饼切成细面,水烧开后才下面,快速用筷子弄散煮熟。
虽然竹升面只是街头小吃,但上桌也相当讲究,现在碗中放汤匙,放入嫩韭黄和云吞,再加入煮好的面,淋上一大勺用大地鱼、猪骨和虾子长时间熬制的鲜甜汤头,一碗上桌,面、汤、料皆鲜香无比,五分钟就能吃清碗底。竹升面做底,肉料还可以选酥软惹味的牛腩、南乳味浓厚的焖猪手和咸酸爽口的牛三星等,一周七天也吃不腻。
属于平民的广州竹升面传到富豪遍地的香港后,不但发展出云吞面四大豪门,还华丽转身变成用料豪华的虾子面,在面团中加入大量香而不腥的淡水虾子,鲜香扑鼻,售价也翻了番。八九十年代方便面风靡一时,曾让虾子面厂举步维艰,幸好近年健康饮食回潮,快食一族纷纷重回不煎不炸的传统虾子面的怀抱,传统面店又成为潮人觅食的打卡地点。
筋道的细斋面在客家地区也有独特的做法,客家腌面的做法简单,但滋味十足。把碱面烫熟后,加小葱、猪油和炸蒜粒拌着吃,面条油润咸鲜,蒜香和猪油使酱油成了多余。如果怕腻,客家人还贴心地准备了清热明目的三及第汤,用新鲜猪肉、猪肝、猪粉肠和嫩枸杞滚汤,伴汤吃腌面,洗去猪油的腻味,只留满口余香。
充满美食探险精神的广东人还研制出自己的方便面——伊面。相传清代官员伊秉绶访客盈门,家中厨师为减轻准备宴饮的负担,发明了将面条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保存的方法,因为含水量低,伊面的保存时间可达半个月,而且只用开水一烫,加入炒制的肉丝、冬菇等料即可。
伊面用高筋面粉和鸭蛋糅合制作,柔韧耐煮,即使久泡也不会坨成面糊。独特的工艺让伊面不但有生油和鸡蛋的香气,而且善吸汁,和浓郁的酱汁最搭。干烧伊面、龙虾芝士焗伊面都是广府宴会的经典主食,完整、长条的伊面寓意长长久久,如果厨师功夫不到家,把面炒得又短又碎,可是会被重视意头的老人家要求退回重炒一份的。
四川:辣面一统天下
是的,红红火火的四川也属于南方。不太正宗的重庆小面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继沙县小吃、隆江猪脚饭之后,路边美食界霸主的接班人。
狭义的小面是只用葱蒜姜醋辣椒调味的麻辣素面,手速感人的师傅往碗里迅速加入调料、用上等菜籽油做成的油泼辣子和高汤,做成红油光亮的香汤。面条也有讲究,把中国手工面中压面和切面的技术融合,用高筋面粉、淀粉、盐、水制作,加入食碱防止水面发酸,集柔软和韧度于一身。
广义的小面,还可以加上肉末、牛肉、肥肠等荤菜浇头。食客在旮旯小馆也可以享受私人订制的待遇,下单时和老板说句“加青”(加蔬菜)、“干熘”(少汤)、“提黄”(偏硬)、“重辣”(加油辣子)。陈晓卿说,小面是重庆美食汪洋中最神圣不可分割的岛屿。在相爱相杀的成都找到一家正宗的小面馆,是每个重庆人的文化自觉。
湖北:热干面的王国
说到南方的辣面,怎么能落下武汉人过早的最爱,不坐在路边的胶凳子吃就失去了风味的热干面呢?
武汉人一年能吃掉1750吨热干面,这份沉甸甸的爱意,是那些找错馆子,吃了又冷、又硬、又干的假热干面后大喊被骗的游客永远无法理解的。
热干面来头不小,被列入中国五大名面之一,还曾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首。武汉人每日三餐之中,一定要有一顿热干面。碱面煮熟后抹上小磨麻油晾凉备用,要吃时就下开水烫热,加上萝卜丁、麻油、纯黑芝麻酱和葱花拌匀即可上桌。干爽无汤,咸辣味重,风风火火的武汉人穿街过巷时要祭五脏庙,只pick这一口。
而真正的热干面专家,一旦吃过汉口的热干面,是不会再回头瞧一眼武昌热干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