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一事,民间有,宫中亦有,《日下旧闻考》记载,这项活动于景山举行,“其制,一人骑马执旗于前,一人驰骑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右,腾掷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与永定门外的民间赛马不同,宫中的赛马更类于表演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皇室的端午节不是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是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整整五天,而且过得相当讲究。以乾隆帝为例,要在帽子上扎艾草叶,腰间拴大小荷包,皇后和皇太后及宫中女眷头上戴五毒簪,宫内的墙上挂龙舟呈祥缂丝挂屏,瓶子里插五福五瑞花,就连各宫里的熏香都要换成以菖蒲根、茎为原料的。至于食物方面,绝对是粽子制霸,据乾隆十八年端午节膳单记载,乾隆帝膳桌上的粽子有一千二百七十六个,皇后桌子上是四百个,其他嫔妃、阿哥、公主什么的共摆六百五十个,吃粽子前还要用小角弓做游戏,射中哪只粽子就吃哪只,用膳时,皇帝自己喝菖蒲酒,赏众人雄黄酒,桌子上还摆满了桑葚、樱桃、茯苓等时令鲜果。
当然,最与众不同的活动,还是龙舟竞渡,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北京极其罕见的“赛龙舟”。
明代笔记《酌中志》记载,明代皇室就有端午“斗龙舟划船”的习俗,地点是在西苑,而清廷的赛龙舟则在福海举办。福海是圆明园里最大的水面,水面呈方形,面积大约28公顷,与北海的面积差不多大。爱新觉罗·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载,清廷在端午节搞龙舟竞渡活动,是从乾隆初年开始的,“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鷁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当然,这样壮观的场面,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官职比较低的大臣都无福得见,有资格跟乾隆一起看赛龙舟的只是一些近支王公、大学士、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等,有时候为了表示特别的优渥,也会邀请一些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前来观看,“以联上下之情”。观看的地点在福海的“蓬岛瑶台”,观看的具体时间,一般定在五月初一、初四和初五这三天。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正阳节。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我国各地的端午节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活动传统,包括赛龙舟、悬菖蒲、驱五毒、吃粽子、饮雄黄酒、浴兰汤等等,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