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德罗·艾利希“太虚之境”
美术馆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市场,但不被市场所干扰,正确地认知艺术的文化创造价值,起到长远的市场导向作用及对未来市场的放大效应,时刻保持美术馆的使命与宗旨。
同时,也要重视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两个概念似乎离得非常远,但二者发展一直互相依存、互相辅助。正是有了科技进步,艺术才有了发展变化的可能,才会从几千年简单的线条色彩,过渡到种类繁多的当代艺术。易水便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当它与科技相融合,相信会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价值。
安尼施·卡普尔
卡普尔是近年比较有影响力的展览,他用极具视觉穿透力的作品在大家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他作品中大面积的红色——一种红色颜料堆砌而成。他对于作品的元素、材质都有很高要求,他甚至会为自己作品中的特定颜色专利申请。
他的作品有强烈的主题贯穿,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冲击,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艺术家创作和展览的崭新发展层面。
西川
北大三诗人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部分作品: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诗文集《深浅》(2006)、散文集《水渍》(2001)、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2004)、《米沃什词典》(与北塔合译,2004)。编有《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
国际文学节样貌
西川先生分享了自己参世界各地学活动的经历,同时就“向公共空间”来分享了自己对于当今“好”的文学活动的理解。
诗歌并没有消失,它永远是艺术的形式之一,诗人也从来不缺乏创造性,而这样的创造性包含了诗人指涉历史,对于活生生的、喧嚣的社会生活的吞吐能力,以及在此背景下呈现和构思自我的能力。
生活有眼前的苟且,也有远处的诗和远方。诗歌是不断地发现和创造,而不是一套已经固定下来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想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你就得有所发现,而你发现的行动在精神领域和思维领域里它就是诗歌。
冯博一
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部分策划展览项目:“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应力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徐冰:思想与方法”(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
实践中的自我经验批判
周期性大展逐步呈现成为风潮,我近些年在乌镇的策展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将当代艺术的资源带入到城镇、乡村、田野等场地,已经成为国内当下比较流行的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方式之一。由此,城市化的文化艺术功能开始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进行分化和转向,具有“泛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趋势。
在当代艺术“在地性”的策展实践中,如何探寻一条在乡镇进行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展、呈现、传播乃至消费的途径,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有效性影响,达到所谓的“文化艺术民主化”?我们需要在“泛城市化”与“逆城市化”趋势与转向中寻求新契合点、发现新问题,包括在地性、现场性、公共性等,避免简单化、嘉年华化、旅游化以及过于依附商业、政绩等现实问题。
苏阳
著名内地摇滚歌手
苏阳乐队创办人
代表作品:发行专辑《贤良》、《河床》、《像草一样》等。
黄河今流
不一样的地域,产生了不一样的语言,也就有不一样的歌声,得到不一样的启发,但是情感往往容易共通,了解这些差异和共同处,会让我对自己的音乐有相对平衡的认识。
凭借着大量的优秀原创剧目,上海民营院团已实现全年演出超过1.6万场、全年总收入超过2.5亿元。在上海走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它们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