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儿”:从最大到最小,从过去到未来
——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回应“如何共同生活”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哈希姆·萨尔基斯向全世界提出的“问题”,旨在探讨建筑如何促进人与人的平等、沟通与融合。而作为对此议题的回应,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国家馆展览”主题确定为“院儿——从最大到最小”,在深入挖掘“院落”在中国文化中从居住空间到社群到城市基本单元的不同内涵基础上,展现中国的集居智慧和“院落”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无限可能,对人类未来共同生活所呼唤的创新思维做出积极探索。8月24日,中国国家馆展览开幕式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将在威尼斯持续至11月21日。
展览分为“共同理解I——灵感与干预”“共同理解Ⅱ——经典与诠释”“共同设计——我的院儿”“共同感受——听院儿”和“共同治愈——每个人的故事廊”5个部分;声音艺术家朱哲琴、AI艺术家何宛余、6位杰出中国建筑师和6位历史学者以及150余位在中国执业的优秀建筑师围绕主题进行传统的阐释与当代性构建,借助新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组织和设计,力图通过近150件参展作品,为观众创造新鲜、独特,传统与现代、理念与实践交织的观展体验。
杭州亚运村村长院 常青
从最大到最小
位于威尼斯岛上军械库深处的中国馆,是一次围绕“院儿”这一主题的学术质询:为什么“院儿”过去能、现在也能、未来还将能让东南西北、三教九流的人彼此亲近?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体—空间编码”,使得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社区能够在一个又一个“院儿”的基底上生成?“院儿”所承载的传统智慧将如何施惠于我们当下的建筑与空间思考,进而使人们更好的共同生活在一起,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