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来参观的青年学生,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献作品深深震撼。展览现场,学生们纷纷表示,老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品德激励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扎根时代,遵循美育特点,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优秀作品,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自9月26日起我们将向社会免费开放,敬请您前来观展。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格局”沙龙在京举办
学术出版 | 王敏:设计改变中国——从装饰到新质生产力
替身&分身——版画的基因研究展丨艺术家方力钧专题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1世纪的艺术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
8月30日,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美育芳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此次展览特别策划了“大美之艺 崇德力行——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及教师作品展”和“丹青不渝 守正创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师及学生留校作品展”两大板块,在国家大剧院东、西展览厅联袂展出。跨越一个世纪的200余件央美馆藏精品力作齐亮相,不仅是一次温润心灵的艺术之旅,也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变得越来越像艺博会的毕业展,似乎是信息与资本时代的大势所趋,而涌入美术馆的观众既带来关注度和点击量,也有人不过是执迷于打卡而非关注作品本身。这可能是一种会长期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因此我们最好用建设性的目光来看待,观看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一切都在变化,毕业展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进行自我调整。未来风向如何,这不仅是一次毕业展的问题,也是整个艺术界都将关注的问题。
敦煌文化一直是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许多版本的中小学教科书,尤其是语文教科书、美术教科书,都纳入了敦煌文化的学习内容,这充分说明了敦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普及敦煌文化的重视。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人们也逐步意识到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林语堂曾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的确,这位旷世奇才,虽一生贡献主要在艺术教育、书法以及佛法等方面,无意于文学(除早年诗词创作),但他与现代文坛大文豪鲁迅先生却有着间接的交往,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1927年1月18日,鲁迅从厦门大学来到广州,开启了在中山大学任教并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的旅程。鲁迅怎么会来中山大学任教呢?根据有关史料和回忆,这完全是陈延年推动的结果。陈延年对鲁迅是非常了解的。此时鲁迅已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听说工作得非常不愉快。于是,陈延年建议并力促鲁迅先生前来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