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还记载了杨梅、荔枝两种苏州佳果。他认为产自苏州光福山山中的杨梅最为美味,杨梅成熟时,好吃的人用快船将其从山中运出,甚至有迫不及待之人专门乘船前往光福山品尝。文震亨应该是个勇于尝试的人,他在文中说如果用烧酒来浸泡杨梅则颜色不变,味道发酸,如果用蜜来浸泡那么颜色、味道都很差。至于荔枝,因其红壳白肉,文震亨故将其称为“红襦白玉肤”。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覆灭。一年后,清军攻陷苏州。文震亨因闻剃发令而投阳澄湖自禁。家人将其救起,文震亨亦绝食六日,最终呕血而亡。
李渔以美食言志
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闲情偶寄》。李渔自己对这部作品也十分满意,曾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独《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尤甚。”
▍李渔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撰写了《词曲》、《演习》、《饮馔》等八部。《饮馔》部中,李渔提出经过加工的肉不如生肉,生肉又不如蔬菜的观点,认为蔬菜最接近于天地自然及其本来形态。他还说上古之人都是穿草衣、以木为食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之下,李渔总结了蔬菜的几大优点:清、白、芳馥、松脆。
素食之中,他最看重的素食是笋,李渔认为笋之所以能比肉食美味,在于其“鲜”,山林中的笋也因其更近自然而优于城市中的笋。在众多烹饪笋的方法中他化繁为简地记载:“素宜白水,荤用肥猪。”不论是白水煮完稍加酱油,还是用肥猪肉烹调,使其甘味入笋,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笋之鲜美。笋的鲜美并不仅体现在吃,还体现在辅助烹饪。
李渔说,凡是好厨子,都会把焯笋的汤留着,做什么菜都兑进去一点。食客都能吃出食物的鲜美,但发现不了鲜从何处而来。在李渔心中,笋当真是第一好的食物,不但味道可口,还“益人”,称得上食中上品。
▍《闲情偶寄》
除了笋,李渔最推崇的是“蕈”(蘑菇)。李渔认为蘑菇是山川草木之气凝结而成的“无根无蒂”之物。吃蘑菇就仿佛吸入了山川草木之气。所谓的蘑菇有毒,是因有毒的蛇虫在地上爬行,污染了土壤,从而污染了蘑菇——这些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揣测。
李渔认为蘑菇这种植物虽然清香有限,但是“汁之鲜味无穷”。最佳的食用方法是配合少许荤食。李渔曾经以蘑菇、莼菜、蟹黄、鱼肋做羹,起名为“四美羹”,食客们吃了以后都感叹道:“从今往后,再没有什么吃的值得下筷子了!”
李渔似乎对气味重的事物都有些“戒备”:他认为将生萝卜切丝、拌上醋是辅粥佳品,但因为吃了会打嗝,让别人对自己生厌,所以不准备再吃。但是加工做熟的萝卜则没有这种“臭气”——李渔觉得这就像识人:有的人初见的时候看似小人,但是熟识后却发现对方是君子。
《闲情偶寄》中经常出现这种精妙的比喻,例如《汤》这样阐述饭与汤羹之间的关系:“饭犹舟也,羹犹水也;舟之在滩,非水不下,与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其势一也。”比喻之外,李渔还通过对于饮食的态度透露出了很多观念:羊肉“初食不饱,食后渐觉其饱”,所以吃羊肉“当留腹中余地,以俟其长”——李渔对饮食其实是有节制的。
袁枚记录三百余道菜谱
袁枚生于1716年,浙江人,字子才,号随园老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与《四库全书》总纂官之一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枚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苏东坡还是一个生活艺术家,其在美食和品茗上颇有独到见解,并终身都亲力亲为的实践。如今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可以找到东坡酒楼就是一个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