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社会“背道无序”的局面不断加剧。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各派学说纷纷涌现,提出各自的“救世”主张。“百家争鸣”的出现,就证明传统的礼乐时代的逐步瓦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乱局的产生是出于人们思想的混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增多导致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以致人心乖离。所以提出“仁”的学说,希望通过提倡“为仁”、“敬德”、“诚信”、“忠恕”、“孝悌”、等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协调人际和社会的关系,重新恢复秩序。道家也承认社会混乱是因为人心不古,私欲增长,因此要让社会和谐,必须复归人心淳朴的原初状态。后来的法家,则希望通过“严刑峻法”以重建秩序。可见当时诸子学说主要都是为政治服务,是政治学说。古代政治主要是人治,所以解决政治的问题,则不能回避人的问题。《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和、正心诚意、修身、齐、治国、平天下”,所谓三纲八目,就构建了一个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国家的秩序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时期,应该首推诸子百家学说争鸣的战果时期,从它的内涵来看,包含精神、制度、器物等诸多层面。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笼统而抽象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对其进行分析与解释,既不能以断章取义与望文生义的心得代替其训诂学含义,也不能陷入“盲人摸象”式的以局部代替整体的理解路径。虽然传统文化总是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但是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历史遗产的时候,还是要从传统典籍的文本阅读入手,对原典所蕴含的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展示方式与表现形态。有学者把它的表现归纳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知识型、价值型、制度型、风俗型。四种类型以各自的方式涵养着时代精神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没有信仰的传统社会,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并且,中国的历史的主流,也表现出大一统的趋势,保持长久的社会稳定,就是因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从未缺位。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并不存在信仰危机,关键在于能否重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4月21日在杭州启动,著名公益人士、企业家、书院中国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受邀参加了本届国学大典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