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除了“山神爷” 你还能说出几个老虎的名字?

200万年前,地球正处于以草原主导的冰河时期。此时,广袤的东亚大地上,出现了一批极高调的动物——直接把“王”写在大脑门儿上的大老虎。

它们傲视群雄,它们充满自信。可谁能想到,擅长丛林作战的老虎们一出场,就被生在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眼望去,周围全是生猛劲敌。

属实是大意了!为了活下去,老虎在长达100万年的时间里与锯齿虎、恐猫、鬣狗、洞狮等物种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殊死搏斗,一步步熬死了这些竞争对手,终于迎来了森林大扩张时期,走进了丛林猛兽的王者时代。

可就在老虎们历经波折、即将问鼎生物链之首的关键时刻,一个巨大的变数横空出世——“出道即巅峰”的人类出现了!

除了“山神爷” 你还能说出几个老虎的名字?

小老虎震惊。摄影/Africa Studio,来源/图虫创意

就这样,在整个奋斗历程中多少有点悲情的“百兽之王”,开始了与人类文明相伴左右的新旅程。因为虎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虎对千百代中国人影响至深。自古以来,人们对虎既畏惧又崇拜、既敌视又喜爱。

在百万年演化过程中出落得那样威武、那样漂亮的虎,在中国人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灿烂印记,其众多名号便是佐证,也是管窥这些灿烂印记的一个巧妙视角。

不敢相信,威风的啸风子、山神爷是虎,宛若温润君子的白额侯、封使君也是虎,听起来武力值不咋高的大虫、戾虫还是虎。不仅如此,老虎和老子还同名同姓,难道老虎跟着老子姓老?

这虎与人的种种羁绊,且看下文一一道来。

武力值不低的“大虫”

老虎的“大虫”名号,最有名的出处就是《水浒传》: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为什么景阳冈上武松打虎被传为歌颂勇士的佳话?因为这个“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的大虫,实在是个可敬的对手,人们对虎又敬又惧的情感,于此处交杂而生。可如此令人胆寒的猛兽,又因何被称大虫呢?

在古人眼里,啥动物都是虫,人也是虫。虫有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鱼为鳞虫,龟为介虫,其他那些啥壳也没有的动物则为倮虫。《大戴礼·曾子天圆》有载:“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裸虫之精者曰圣人。”老虎其实是毛虫。为了突出它“百兽之王”的地位,人们加了一个“大”字,是为尊长、首领之意。

有人认为,老虎被称大虫是自唐代开始的。唐高祖李渊的祖先叫李虎,为避祖先名讳,从唐朝开国起,老虎便被称作大虫。但是,这种说法被历史文献提供的证据推翻了。在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搜神记·卷二》

据此,似乎将虎称作“大虫”,并非唐代避讳,而是基于自古以来人们对动物的惯称。这个称呼在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吐蕃还曾有一个名为“大虫皮”的勋官制度。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之后,开始着手建立吐蕃社会的管理体制与法律条文,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所谓六标志是:宣布命令的标志是印匣;……勇者的标志是虎皮袍;贤者的标志是告身。”这便是公元7世纪前期,唐武德、贞观年间,吐蕃大虫皮制度设立的证据。

大虫皮制度,其一是为立战功者奖赏虎皮,根据战功大小,虎皮饰品规格高低有别,最优质的是虎皮袍,虎皮裙、虎皮褂则品级较低;其二是为官员授予称号,“大虫皮”是一种吐蕃的官名;其三是为士兵授予称号,“虎”便是吐蕃军中诸多特定称号中的一种。

这种制度直接反映了吐蕃民族的虎崇拜,有战功的吐蕃贵人死后,其墓旁的房屋上也会被绘以白虎,意为“死以旌勇”。赞普牙帐还会以虎豹形象作为装饰,“以黄金饰蛟螭虎豹”。

除了“山神爷” 你还能说出几个老虎的名字?

白虎。摄影/Ji ,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有趣的是,与虎相关的不仅有威猛的事物,还有很日常的东西,比如茶叶。北宋时期,茶的绰号叫“草大虫”。好好的茶叶,清新淡雅,为啥叫这么个名字呢?一是因为北宋的茶法对园户和茶商十分苛酷,可谓“苛政猛于虎”;二是在政权孱弱而经济畸形繁荣的北宋,茶成为一种席卷各类人士的社会风尚,甚至有人因过度嗜茶而家破人亡。

乍听以为人名的“李父”“李耳”

这种对虎又敬又惧的“崇虎”情结,贯穿在大部分别称中,“大虫”算一个典型,“李耳”则又算一个。

除了“山神爷” 你还能说出几个老虎的名字?

我叫你一声“李耳”,你敢答应吗?摄影/Erika Parfenova,来源/图虫创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