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七夕,是现在大部分人眼中的中国情人节,玫瑰花、烛光晚宴、香槟红酒等文化符号随之而来。那现在,我们不妨想几个问题:古时七夕文化风靡传统社会的时候,它的实质是爱情吗?历代人民的七夕又是怎样一幅图景?而它又是怎样完成由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的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从文献记载,以及专家的笔录中探索这些问题。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Part 1

关于七夕的节日名称和历法位置

问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什么七夕要在七月七日啊?是因为节日名称叫七夕,所以才定在七月七日么?(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想的)

首先,7,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周易复卦》“反复其到,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是:阴阳反复是自然法则,经过七天,阳又回来,这就是阴阳此消彼长的循环规律。)《既济卦》言:“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妇女失去了首饰,不用寻找,七天以后就会自己回来。)在这之中不难看出“七”的意思,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就同此有关。头七中的七也是这个意思。而且既济这个卦名就说是渡过了河,和传说以鹊桥渡银河的内容相符。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说第二个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材料:晋周处《风土记》云:“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日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也。”糜,是指不粘的黍,有粥的意思;而汤饼是指面条,汉代出现。由此可见,7月7日秋粮初收,农民情绪欢欣,说明节令的时间与农耕文化有关,同农民的生产生活节奏一致。

Part 2

七夕乞巧风俗还原

将7月7日作为一个节日的记载,最早见于《西京杂记》(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卷一:

汉七日穿彩女常以七月孔针于开七襟楼,俱以习之。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在寻找最早记载的过程中,对时间和作者的考究自然不可避免,对西京杂记的撰著年代与作者,学者们却争议不断。

首先,晋代的葛洪所写的《跋》中,说他自己从刘歆的《汉书》初稿百卷里抄了一些班固的《汉书》中没有的东西,来裨补《汉书》的缺失疏漏,这样来看,书中的文字出于刘歆之手。

但是近代鲁迅等人认为,是葛洪杂抄汉魏百家短书而成,故称是刘歆所著来提升自己的名望,但这一卷书确实是西汉史料。

而清代的很多学者认为,葛洪著述甚丰,没有必要这么做。

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此书确实是汉代史料编集而成。这样,西汉宫廷穿七孔针乞巧的风俗也可以肯定。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那七孔针又是什么?一个针上有七个孔吗?并不是,七孔主要是指针的排列方式,7根针排列起来为7孔。

乞巧使用的针主要由金、银或黄铜所做,对月穿针而月光微弱,针孔细小又七孔排列,微风徐来,而线又飘忽不定,难度很大,所以一旦有人成功,同她一起乞巧的所有姐妹都会欢呼雀跃。穿七孔针属于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在汉代开始,流传于后世。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那问题又来了,宫廷里是这么一套乞巧的办法,那民间和其他地方呢?这是我们看文献,所谓彩女就是宫女,都来自民间,又成群生活,所以会把民间的七夕乞巧的风俗带到宫中,民间的七夕节,侧重于牵牛织女相会,但在忌讳和规程无数深宫,不会举办以此为主题的活动,于是七夕就变成了一个赛女红手艺,做小玩意儿的节日,贵族之家也效仿宫廷,遂成风俗。

东汉中期《四民月令》中记载:“七月七日作麴(即酒曲)...暴经书及衣裳。”这也体现了民间七夕节同农民生活周期的关系。

时间来到南北朝,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写道:“沿风被弱缕,迎辉贯玄针。”由此可见,南朝皇家内的七夕节和西汉时相似。但是前者位于开襟楼,后者“迎风”,也就是在露天的环境中,带有民间色彩。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闲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南朝梁时乞巧的风俗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院中摆放瓜果,实际上还摆放着鲜花,酒水,菜肴,面点等来祀织女,也可以看出来七夕是全家欢聚的节日。其中以蜘蛛结网为符应,俗称应巧,蜘蛛结出的网越密,则预示着乞巧的姑娘手艺越好。

唐代乞巧的风俗更甚。

盛唐代人祖咏《七夕》云: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权德舆五律《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中说;“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婴儿辈指小辈。诗中写到少女和已婚配妇女也都参与乞巧活动,吵吵嚷嚷,为得到乞巧中的吉象而欢呼。

杜甫在《牛郎织女》中也写到:“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上至达官之家,下至布衣百姓,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过七夕节。儿童奔走于街市,热闹非凡。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宋代以后民间的乞巧活动更为丰富,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详细记载,增加了喜鹊因架桥被踩秃了头的情节,又增加了乞巧市,专门卖乞巧所需的物品,出现了乞巧楼、乞巧棚、卖花爪,巧果等应节食品,更加红火热闹。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椎,因此卜女之巧”。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果,以此卜女之巧。”

Part 3

古时七夕节的真正内涵

历代文人笔下写到乞巧活动,完全是十分高兴、欢乐的情景,但谁知道身披弱缕的少女在看天沟想心事、拜月祈愿时心中又装着什么愿望?难道真的是当时社会所倡导的,成为一名精于女红的“巧淑”才女貌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七夕节中女性角色的文化透视。织女作为一名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在天上织云锦天衣的仙女,为追求爱情下嫁牛郎,成为织布养家的勤劳妇女,恰恰表现了人们对女性性格的期待,即希望女性“手巧于技”的世俗观念。同时,各地的贡品都离不开瓜果,其中的果有生子结果之意,用蜘蛛织网来乞巧,也是因为蜘蛛有“喜子”的别名,可以看出人们生儿育女的愿望,这时生儿育女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为妻之本。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但当时的女性所想、所祈求的情况与此相符吗?并不是。在1936年搜集整理的《西和乞巧歌》中,有大量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主,及反剥削、反压迫、反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作品,突出地反映了妇女的痛苦和青年女子在乞巧活动中复杂的心情。比如:

一样的戥子一样的银,女子不如儿子疼。十二三上卖给人,心不情愿不敢嗯。山又大来沟又深,木底鞋垫得脚腰疼。五黄六月热难当,把饭送到山梁上。放下扁担就割麦,本来不黑也晒黑。太阳没落一身汗,赶着回去做黑饭。路上连滚又是爬,急着回家要喂娃。腰又酸来腿又疼,对着灶神骂媒人。

再比如:

北山里下雨南山里晴,势成女子不如人。四岁五岁穿耳环,七岁八岁把脚缠。一二岁不出门,媒人登门问行情。六尺花布一瓶酒,打发女儿跟着走。伺候阿家把花扎,挨打受骂养娃娃。只让喝汤不给饭,一点不对让滚蛋。

当然,也有祈求夫妻团聚或者婚姻如意的,但无论祈求什么,乞巧都是妇女心中表现自己情感和愿望的活动,由此也能看出七夕的真正内涵。

那既然如此,在现代文明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女性的权利得到了保障,世俗对女性的要求也大大改变,那七夕文化在现代文明中还有它的意义吗?

当然有。从三千年前银河两岸的一对星座,发展到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神话,并经过世世代代的改造,充实和发展成为美丽的传说,这曾激励鼓舞着无数的有情人勇敢追求爱情,从乞巧、乞子到乞巧习俗的转变,也揭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价值目标:通过智巧的劳动,不懈的努力,照亮生活,战胜各种磨难与困苦,追求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和道德观。

Part 4

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

七夕的当下变化是人们可以看到、感知到的文化事实,乞巧主题逐渐隐退,爱情主题逐渐突出。

从活动内容上来说,乞巧习俗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是发送手机短信、享受烛光晚宴,饮用香槟红酒,开启爱情之旅,赠送玫瑰、巧克力和珠宝首饰,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

七夕: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的文化重构

从活动空间来说,传统七夕节主要在庭院进行,由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共同参与,是公共空间,又有祭祀等活动,所以空间又被神圣化了。而如今的七夕节,活动空间变得私人化,也并没有神圣的意味。

从情感体验来说,过去的七夕节是女孩子们表达美好愿望的关键时刻,反映了女子们对心灵手巧的热盼,对生儿育女的祈愿和对美丽容貌的渴望,到现在七夕成为恋人们表达爱情的重要场合,反映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而这蜕变,正是从21世纪开始。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西方的情人节的名称与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宴等文化符号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一些具有较强民族主义情节、文化自觉意识的人倍受刺激,开始在本土文化中寻找与之抗衡的“中国情人节”,那么到底谁有资格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呢?

河北省文联主席冯思德认为,过去把七月七说成是乞巧节,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有着深厚的传统渊源和群众基础,同时,他发现了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爱情元素,两人被迫离开,依然不离不弃,为婚姻自由而奋斗。同时在关于七夕的诗歌之中,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秦观的《鹊桥仙》中,也有零零散散的爱情因子,使七夕节拥有了情人节之名。

市场和媒体也不断引发公众围绕七夕节进行辩论思考,并组织以爱情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在观念上认可了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正当性,所以七夕节也拥有了情人节之实。

星霜荏苒,七夕没有被时间的黄沙所埋没,牛郎织女奔波流转千年,化作星辰,为我们展示了跨越时间空间的永恒爱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夕确实像周易中所言,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最后在此七夕佳节,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