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张承锋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张承锋,号崇明草堂、寒梢居,1978年1月生,福建省南靖县人。自童年时酷爱书画,并能勤学苦练,承蒙管峻、沈惠文、刘涛等老师指导,书法取法王铎等明清书风,后又广为涉猎六朝碑版、墓志、摩崖,在古代碑书领域,历二十余载而不移,练就了扎实的笔墨功夫。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首届青年展和首届“小榄杯”全国县镇书法大赛、获首届“林散之”奖全国书法大赛佳作奖、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展、江苏省国画院全国特聘书法家邀请展、江苏省二届青年展、江苏省四届新人展等。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民族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一名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承锋:我认为美育除了能让人增加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人追求人性的完美,追求一个有意味、有情调的人生。书法和国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阐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在美育事业上,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不仅全国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书画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也组织了各种级别的书画比赛,很大程度提高人民喜欢书法、美术的热忱,营造了良好的书画氛围。

中国的文字起源很早,后来的人们更是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不但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还激发了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记得我孩提时代,也就是80年代的那段时间,我们客家土楼有个风俗习惯,那就是春节来临之际,每家每户都要找人写春联、贴春联。闲暇的时候,村里那些老人们在一起聊天,就会聊起谁的字写得好,为啥好,哪个字写错了,哪个字改下会更好。这些老人们闲聊的内容往往是清代之前文人所创作的各座土楼门联,比如对联内容写的什么意思呀,联中的典故出自哪里呀,哪个字为啥用其他的字替代就达不到原来这个字的效果和作用啊。遗憾的是90年代之后,随着这些老人逐渐去世,我就再也听不到这样的闲聊,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几年前的春节,我特地跑了下全村每个土楼看了一遍楼门春联,发现好多楼门贴的已经不是清代文人创作的对联了。我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很多写字的后辈已经忘记或者遗失了这些对联的底稿。

也许是时代的进步吧,也或者是现在的人比较忙碌,现在春节大都是买春联印刷品,不再像90年代之前邀请人给他们写春联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村年轻人,对很多传统民俗文化都不在意了:比如农民不知道什么节气开始播种,什么节气要除虫施肥;比如木匠不知道门板要分几块,床板要分几块;还有诸如扫墓要扎几贴纸等等等。

所以,我认为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积极营造文化传承氛围,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能更多地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教育,从小就了解、参与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美育是伴随人们一生的东西,通过开展书画活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各种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发展。

另外,我觉得美育是与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综合素养等紧密联系的。我想如果他们喜欢书画的话,他们的精神生活一定是非富多彩,身心健康,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和文化修养,提高眼界,又能起到促进物质经济建设的作用,一举两得。

请谈一谈您如何思考和贯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张承锋: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个人觉得,书画的技法再纯熟精通,如果作品中没有纯粹的、属于自己的切身生活体会和感悟,作品就没有灵魂和生命力,会变成一件色彩斑斓满纸墨水的工艺品。如果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心体会、感悟,这对书画艺术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个人经常能做的就是每逢春节,在上班所在地或春节放假回老家,去义务写春联,顺便闲聊自己写字方面一些体会,聊聊小时候从老人那听到的那些每个楼门春联的故事,也了解一下他们知道的那些传统文化。

你怎样理解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

张承锋:书画是要体现和讲究自己个性的,但在技术层面上应该师从古人,深入那些经典的传统作品中学习和临摹。古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有属于那些时代的生活文明气息。所以我认为创新就是要在作品中体现出当代的生活文明,体现出当代人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体现出当代人的生活感悟和体会。如果每个人写的画的跟古人一模一样,那就变成古人的复制品了。书画的个性,除了具备一定的技术层面上的功夫,还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精神和心灵上的感受,体现出当代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气息。有些作品用拼接、做旧等等方式进行装饰,这感觉就有点像整容,怎么整笑起来都僵硬;现在还有一些AI智能创造的工艺品,我个人觉得那样的字画里线条是死的,在这种作品中感受不到生命力。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经济再怎么发达,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还是得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来。书画实践者就应该受得住孤独,用心去感悟生活,用心的去学习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和知识。艺术的创新,还是应该多学习传统的各种文化,让自己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宽,看问题更有独到的见解。传统知识渊博了,字画的气息自然就很有味道、很有生命力。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张承锋:不管是什么创作,美术、书法或者文学作品,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扬善,表达出善意。每个人、每件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我们要牢记初心,表达的目的是为了扬善、惩恶、纠偏,只有让人感受、接受到真、善、美,这作品才是美好的、发展的。如果书或者画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不公,表达出来的是恶意,那就失去了艺术存在的意义。

说到底,艺术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

对您个人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和思考?根据您的生活经历,对我们国家的美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承锋:我从来不把自己当什么书法家,一是自己的水平没那么高,配不上这个称呼;二是书法家这个称呼让我感觉自己有点高高在上异于常人,这让我很不舒服。我也从没敢去想,自己的字要写到什么样的高度或者程度,我感觉自己就像耍杂技那样会玩几下毛笔,其他的啥都不是。这也是我一直不把自己当艺术家、书法家的原因所在。

但我一直很清楚自己写字画画的初心是什么。写字就是为了调剂生活,让自己不那么空虚,当然如果能帮到别人就更好,比如顺便给身边的朋友写写春联或者通知之类的。

未来,我也觉得从心就好,坚定自己向善的追求,如果遇到瓶颈,感觉自己有点麻木的时候,就回过头去想想初心。我最怕自己写字画画变机械化、程式化,那感觉就像是生命逐渐在流失。

至于美育工作的建议:建议鼓励、引导老百姓回归传统手写春联的方式,不要老贴印刷的春联,这样的话,年味更足,也能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了解传统的文化和书画艺术。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在您的书法学习过程中,您曾放弃书法临习与参加相关活动,这段经历对您的书法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您是如何重新找回书法的热情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

张承锋: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喜欢书画的普通老百姓而已,单身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无忧无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写写画画,有家庭的时候经济压力变大了,但自己的书画水平极其有限,没法把自己所谓的作品变成生活中的“饭票”。我觉得,自己对书画艺术的喜欢不能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就把它当玩游戏一样去调节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很佩服那些职业的书画家,能那么坚持全身心投入、钻研书画艺术。

长时间的临帖和经常参加活动,让我感觉自己被锁在围城里,思想也产生禁锢,还变成了一种负担,无法表达自己。我希望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写属于自己的字,表达自己的所想所知,作品的风格不用去迎合别人的口味,能让自己更单纯的去喜欢它,去琢磨它。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我感到极其自由和轻松,思路也活跃了。我觉得植根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所想、所见、所学,风格自然而然会逐步形成。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承锋

您强调了做自己比做别人更难,能否分享一下在书法创作中,您是如何保持自己的风格和坚持独特性的?您是如何看待当代书法创作中的个性表达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关系?

张承锋:技法就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无非就是点横竖撇捺,线条、结构、章法、墨法等等这些,这个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个人精神和文化素养是练不出来的。个人的风格和独特性,其实表现的就是自己个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作品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和感受都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文化修养有差异,因此两个人用一样的技法进行创作时,呈现出来的作品气息是不同的。书法创作中,做别人有别人这个参照物可以模仿,做自己,没有模仿的参照物,所以难在这。我个人觉得保持自己书法创作的独特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生活、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首先能与众不同,大方向是对的是好的,还能让人认可,那么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就出来。

对于当代书法创作中的个性表达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不管是创作形式还是风格形式,只要作品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善的思想观念、精神素养就是一种个性。艺术就应该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责任编辑:李劲 CK005)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