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唐代文学家李华的诗作《春行即兴》以其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意境含蓄的特点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之间有何异同。虽然两者画的都是风景,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暂时不谈两者工具材料、表现方法的不同,只从思想表现上说,西方风景画主要表现实景,悬挂起来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中国山水画则被赋予了更多思想,不能简单地作为装饰品来理解。
因为知道有些美好往往等不到灿烂,所以才会格外珍惜每一次初绽的感动。当文徵明的《玉兰图卷》从右向左缓缓展开,不知道你是否能察觉到这位 80 岁吴门宗师的一丝“羞涩”。当然,如果说感觉这种东西太过缥缈,我们可以做一道数学题来量化这种难以言说的体验(注意数一下图中有多少朵玉兰花)。
央视虎年春节晚会上,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有观点称之为“一场中式审美的盛宴”。《千里江山图卷》的艺术特点与艺术价值当下学者论之极详,溢美之词也颇多。然而,如果回溯历史,其实此图在历史上的鉴藏体系中很长一段时间多处于一种寂寞的状态,从北宋到文人鉴赏审美体系而言,在肯定《千里江山图》这样青绿浓艳之作艺术价值的前提下,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作品并非宋代以来中国文人画审美的高格,与宋徽宗的审美标准仍有差距。
3月19日,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得主蒋斐然的获奖展览“未名河”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将持续至4月30日。
在古代,政治和书法自古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缺乏通讯媒介的条件下,一个人的声名主要依靠当时的政治地位以及后人为其著书立说得以传播,政治对书家地位的影响在唐代体现得较为突出。
上海艺术家汪家芳近日拿起画笔,以速写形式真实定格身边的所见所闻,难忘、暖心的一幕幕场景,向那些舍小我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许许多多的志愿者致以崇高敬意,为他们发出的每一点微光予以大声点赞与喝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风寓意东风,是吉祥应时的象征。当代美术创作以“春”为题材的佳作频出,用春之图景描绘春耕春种、乡村建设、文化生活,艺术再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作为历史上“书法集大成者”,书圣王羲之是后世无数人争相学习的目标,历朝历代那些书法宗师们,多多少少都沾点王羲之的神韵,所以也有人将他称为“书法之源”。而王羲之最为忠实的一个小迷弟、小粉丝,就是元朝著名书法家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