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鬃人更加贴近戏剧人物在舞台上造型,白霖说他的父亲白大成先生专门对传统鬃人进行了改良,给鬃人加上了腿,随着铜盘敲击,盘中鬃人也互相抬脚向对方追逐开来,活脱脱一场京剧开演。
鬃人除了是过去寻常百姓家的常备玩物,也曾是皇宫贵族的座上宾,“2014年故宫举办的一场展览,叫‘小皇帝的玩意儿’,其中有来自英国的自鸣钟,俄罗斯的套娃,还有一个80公分左右的小鬃人。可以说上至王孙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均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
遗憾的是,今天热闹的鬃人表演已经不多见了。白霖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对京剧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而作为京剧衍生物的鬃人也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除了现场的鬃人展示,同样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的还有一些或大或小、形象各异的老北京兔爷。白霖介绍说,恰逢中秋将至,借此机会做这样一场展示,是为了让观者对老北京兔爷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目前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不少的误区,以兔爷为例,有人说中秋出现,有人说春节出现。实际上,传统的北京兔爷只有中秋节,过完中秋来年还要再买新的,叫‘叫隔年的兔爷-老陈人儿’。再说兔爷的靠旗,实际上只有一面,老话叫‘兔爷的靠旗独挑儿’,但现在会看到四面八方都插着旗子的兔爷。”
对此,白霖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弘扬真正的传统文化。“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鬃人、兔爷感兴趣的外国嘉宾,倘若我向他们介绍的不正确,那岂不是贻笑大方了,人家会说你本国的东西自己人都不了解。”
脚坐莲花山的兔爷、兔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