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寻千”发布《千年绝技——打铁花》。彭南科用镜头记录蓑衣的制作过程。制图:冯晓瑜
自媒体创作者“山白”拍摄徽墨的制作流程,引来亿万网友“围观”;彭南科编蓑衣、酿果酒,他展示的传统手艺吸引了415.6万粉丝;彭传明以镜头记录日常用品的古法制作过程,“东方非遗传承”系列总播放量达10.7亿;拥有280万粉丝的“江寻千”还原糖画、纸鸢、鱼灯等传统手工艺……当下,“古法”热潮滚滚而来,传统技艺借助短视频、直播“跳进”互联网,成为年轻观众的“心头好”。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抖音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而过去一年,有2.74亿用户在哔哩哔哩(B站)观看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总播放量达到120亿;创作中国风的音乐、舞蹈、汉服、传统手艺等种类视频的B站UP主超过44万人。这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传统文化坚守者、传播者引来了清甜的活水,冲刷掉岁月的沙尘,让祖先丰沃的精神财富以更活泼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
从曾经“一枝独秀”的李子柒到如今逐渐形成的全新“非遗宇宙”,“守艺人”靠什么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短视频、直播以细微的视角亲近自然生活,以真挚之情观照中国文化,以亲身体验激发情感共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姜华表示,“‘守艺人’以现代表达为传统技艺添彩,有助于扩大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期待他们不断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让观众观赏美丽、体验惊喜,继而推动非遗热从线上延展到线下、延展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