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庙会期间,“九狮图”非遗展演活动深受游客喜爱。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每年农历八九月份,一场江南地区有名的大型庙会——方岩庙会在浙江省金华永康举办。
走进庙会现场,鞭炮声响,锣鼓喧天,方岩庙会上“打罗汉”“迎胡公”的民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罗汉们”(当地对参加庙会“打罗汉”表演的演员们的称呼)在方岩后山的空地上举着大旗,里外圈跳阵,不断变化着队形。“梅花阵”“长蛇阵”阵式灵活多变,长棍独练、短棍对拆等武技表演精彩纷呈,游客和村民的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方岩庙会起源于胡公祭祀活动,始于宋代,历经千年而不衰。胡公,名胡则,字子正(963—1039年),出生于浙江永康,为永康第一位进士,官至北宋权三司使(计相)。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历代百姓所称道。胡公文化在浙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广泛的受众群体。
2011年,方岩庙会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农历八九月份举办方岩庙会,庙会规模大、会期长、形式多、影响广,每年参加庙会的民众达二三十万人次,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大的庙会之一。2021年,永康方岩镇凭借方岩庙会项目获得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近年来,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以胡公文化为人文特色,创作了多部文艺精品。2023年,婺剧《胡公》系列之《盐榷风云》获第十五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特别奖。此外,永康对胡公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新进展,申请注册胡公文化系列商标9个,涉及293大类,开发的镇纸、铜壶、银雕、钛杯等包含“胡公”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的喜爱。
永康加大文旅融合力度,不仅挖掘民间文化宝藏,还以丹霞地貌为自然特征,打造方岩风景名胜区,景区美誉度和吸引力与日俱增;深化开发“十岁上方岩”青少年活动品牌,打造研学基地和宋韵文化旅游线路,将胡公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设,打造了秀岩“晓舍”民宿品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
现代观念里过不下去随时离婚已不是新鲜事,其实在礼制严格的古代,离婚同样存在。古代夫妻离异被称为“仳离”“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直到晋代,才开始出现“离婚”一词。
孔子受过什么程度的教育,有什么学历,问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在开玩笑,其实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可望解决孔子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自1986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发现后,两座坑内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展示出一种前所未见的、独特的青铜文化面貌,让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