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仇英 (辛丑本)
创作于九百多年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创作于近五百年前的仇英《清明上河图》,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两图所描绘的场景、事物和风俗制度是历史真实的反映还是艺术的虚构?对两图中存在的疑惑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解读?这些问题萦回在我的脑海里,于是乘着退休之后有暇的时间,作了一番爬梳考辨工作,查询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实迹,析义探微,得到一些新的认识,遂撰写了本书。
《清明上河图》(局部)桥头 仇英
其中一个重点议题为《清明上河图》创作时间的考证,根据图后金代张著题跋内容,考辨此图应创作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前,描绘的是神宗(1064-1085)、哲宗(1086-1100)朝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不是后世一些人认为的描绘徽宗朝(1101-1119)社会风貌。由此为解读图中事物确立了基点。另一观点是同意现存《清明上河图》为“残卷”,现存南宋摹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藏天津市博物馆)的母本应是《清明上河图》结尾的宫苑部分,中间缺失了街市和官宅情景。此外,对《清明上河图》是否含有“画谏”的用意?《清明上河图》递藏流程中是否存在“虚构”的情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比较大的篇幅对《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场景、事物、当时市井生活面貌等,逐一作了解读。我没有新的研究方法,仍是运用传统的资料考证、实迹对比等方法,来剖析疑惑问题,力求言之有据,逻辑缜密,推断成理。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3月26日是农历三月三,旧谓上巳节,已是暮春,古人此日多踏青游春而于野外饮宴。 其间自然多见杂草与野菜。本文说的则是货真价实的杂草与哨音——《诗经》与《采薇图》里的薇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国风·周南·桃夭》中的这一名句以春天的桃花起兴,祈求赐福。 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我们就来关注下两岸故宫所藏以“桃花”为主题的古画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