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沈周 《鸠声唤雨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直接写雨景外,沈周在另一件《鸠声唤雨图》中还描绘了一只唤雨的斑颈鸠。栖踞在枯枝上的斑颈鸠,其羽色本来就较为朴素,再配上“咕-咕咕-咕”的淳厚叫声,虽不知是否真如画名所说能唤雨,但这份质朴,却是作者沈周身为文人画家所偏好的感觉,故以文人画古拙而非工巧的面貌来表现之。简单的构图,写意的笔墨,用规律粗短的笔触画树枝;画斑颈鸠则用笔圆厚,造型憨厚稚拙。通幅的笔法看似草草而不经意,实则苍劲老辣,是呈现笔墨趣味的作品,也画出了枯寂的意境。
明 沈周 《鸠声唤雨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描绘雨景的作品包括明代刘珏的《夏云欲雨图》、张路《山雨欲来图》等。《夏云欲雨图》绘夏日深山,层峦叠嶂,乌云滚滚,茅屋隐现,飞瀑直下,行人来往,意境深幽旷远;“山雨欲来”的画题则是后人根据画面内容添加的,用于此图可谓恰如其分。图中绘高山深壑,泉石溪流,云雾迷蒙,树枝摇曳,一幅大雨将至、风云突变的情景。全幅以大笔泼洒,水分浓郁,用笔粗放不羁,水墨酣畅淋漓。作者采用毛笔乱点的手法画树叶,将风雨中飘摇的枝叶表现得生动而富有神韵。而在台北故宫院藏中,描绘雨景的明清画家还包括明代文徵明、蓝瑛、林山,清代唐岱、高其佩等人。
明刘珏《夏云欲雨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网红院长”“带货达人”“段子手”,他到哪儿都“自带流量”;他也曾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让故宫从“庭院深深”的深宅大院,成为高人气、接地气的“网红”。他,就是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