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边后,用铅砣局部压平。
新人入馆的第一年,技术不熟练,不能碰古籍,这是从未被打破过的规矩。什么时候可以独立修书?没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修书看悟性,也必须经历几个阶段——先是学知识、练基本功,之后给师父打下手,再在师父的指导下做修复,直到师父觉得“没问题了”。
“说是打下手,其实是帮倒忙,书页压不平要师父再压一次,书边对不齐也要师父再弄,但大家都知道,没人可以一上来就做得好,都有一个逐渐适应成长的过程。”宋晶回忆。
宋晶搬开大理石查看古拓片压平的情况,古籍或古拓片修复前都需要压平整。“小的十来斤,大的有二三十斤,经常每天都要来回搬运几十块。”宋晶开玩笑说,“我们可是真正的搬砖。”
她记不清自己跟了师父多久,才最终独立负责修复项目的。除了掌握关于书籍装帧、修复材料、修复技艺等知识,师徒培养方式带给她的最大影响是习惯养成,如水杯不能放在桌子上,以免打湿古籍;上班不能涂护手霜,因为护手霜会蹭到古籍上;不能穿高跟鞋,防止摔倒碰坏古籍;移动古籍的时候下面要垫纸板,端纸板移动……
修复使用的部分工具:棕刷、起子、铅砣、锥子、敲锤、马蹄刀、镊子、裁尺。
“三星”之光,闪耀在中华文明版图的西南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6个新祭祀坑重大考古发现引人瞩目。在距博物馆约2公里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大棚里,许多新器物的出土,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