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不屑科考的“少年天才” 成了大唐的“全民偶像”

有这么一位诗人,一辈子作诗的总数不多,却首首经典,还一不小心打造了两个著名的旅游景区“大IP”——鹳雀楼和玉门关,至今游客络绎不绝。

此人便是盛唐诗人王之涣,他文采飞扬,赋词无数,遗憾只流传于世6首诗,但是却凭借这6首诗成为名副其实的“绝句无冕之王”。

不屑科考的“少年天才”

688年,是唐朝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武则天已经垂帘听政四年了,唐朝政局动荡,建明堂、杀郝象贤、毁江南淫祠、唐诸王起兵反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早已老去,大唐盛世,急需一位文坛的中兴者。

黄河之畔的太原,王之涣就在这一年出生了。跟他同时代出生的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孟浩然,他出生于689年,比王之涣小一岁。

王之涣祖上世代做官,五世祖王隆之做过后魏绛州刺史,曾祖父王信当过安邑县令,王之涣从小衣食无忧,却早早显露出年少轻狂的才华横溢。

据史料记载,幼年的王之涣聪颖好学,写了很多优秀的诗词,可惜都没能流传于世。家庭条件优越、富有才华、年少得志的王之涣逐渐膨胀起来,不屑于像别人一样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而是每天练剑、写诗、喝酒、交朋友、谈恋爱……

直到他20多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的他意识到——要开始工作赚钱养家了。

然而在那个年代,不参加科举是没法做官的。可声名远扬的才子王之涣不用担心这个,35岁那年,他被当时的冀州衡水县县长李涤看中,盛情邀请下,担任了县里的主簿。

有工作,有家庭,处在艺术创作的黄金年龄,王之涣的生活看起来顺风顺水。可惜的是,他的作品大多没能流传下来,现在能读到的,只有一首送别好朋友靳能的送别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古人描写送别的诗词有很多,王之涣别出心裁,用柳枝来形容自己对离别的相思之苦:杨柳枝因为离别的人太多,被折断得太多,更何况朋友之间的离别?一定更苦。

这样的王之涣,看起来未来无限美好。

辞职去旅行,一不小心成了旅游景点“IP大咖”

很快,王之涣就感受到了官场的残酷,他恃才傲物的性格也得罪了同僚,有人写了一封匿名信诬告他。

一气之下,清高孤傲、书生意气的王之涣写了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传 李公麟 白描人物

传 李公麟 白描人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王之涣开始自由行,游历大好河山,官场的不得志、生活的不如意都抛掷脑后。

鹳雀楼,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市的蒲州古城之西,矗立在黄河的东岸,前面是蜿蜒的山脉,另一侧是滔滔东去的大河,沈括《梦溪笔谈》里这样写道:“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鹳雀楼和武汉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楼”,既然是名楼,那就要有一首能配得上它的文艺作品。来过这里的诗人都蠢蠢欲动,想留下一首能配得上鹳雀楼的作品。

诗人李益来了,提笔写道: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很可惜,没火起来。

有一天,王之涣来到这里。站在鹳雀楼上,看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一股别样的情绪涌上心头,拔出佩剑舞了一段,王之涣引吭高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时至今日,在小学生的语文课本里,这首朗朗上口的诗依然存在着,几岁的小朋友开始学唐诗,都会摇头晃脑背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引吭高歌的鹳雀楼,1222年,蒙古大军攻打金军时,被一大把火烧毁,20世纪90年代,上百名专家学者呼吁重建鹳雀楼,2002年,完全采用唐朝彩画艺术恢复的新鹳雀楼建成并对外开放。

现在,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王之涣当年的一首诗,无意中造就了这个“大IP”!

史料没有记载,王之涣有没有一路向西去到边塞,但是,一辈子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他,怎么可能不去“大漠孤烟直”的边塞呢?

他一定会独自上路,走了许久,来到哪个荒凉的西部,西出阳关的孤独之旅,让他写出了那首著名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这首七言绝句又多厉害?被大家公认为最好的边塞诗之一,又被后人誉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凉州边塞的荒凉,边疆战士不得还乡的慷慨悲凉,悲壮又哀伤,讲述了一个唐朝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一个关于雄心与豪迈、建功立业和慷慨付出的故事。千百年后,慈禧太后也被震撼到了,成了王之涣的“粉丝”。

而诗中提到的“玉门关”,现在已经成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著名遗址,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也是王之涣打造出了第二个著名“IP”。

悄然而去的晚年,不留下一片云彩

在唐朝,王之涣的粉丝很多,他的诗被谱成曲,传遍街头巷尾。

开元年间冬天的一个夜晚,洛阳飘着雪,三位大诗人兼好友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一家大酒馆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来了几位歌女弹唱,为酒局助兴。

王之涣灵机一动:“咱们仨矫情半天,谁也不服谁,这样,一会儿这位姑娘唱谁的诗唱得最多,谁就是老大,怎么样?”

王昌龄和高适一抱拳:“愿赌服输!”

琵琶弹奏起来,歌女轻轻吟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嘿嘿一笑:“二位,我可有一首了!”

又喝了一杯。第二个歌女开始唱: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

高适哈哈大笑:“听见没?我的也有!”

王之涣坐不住了:“如果下一首还不是我的,我就认你俩当大哥!”

话音刚落,歌女开始唱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根本无需担心。在那个年代,他是“全民偶像”,他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意境独特,全国音乐爱好者争相为他的诗谱曲,传唱在大唐的上空。

这一年,王之涣55岁了,在家人的劝说下,他落叶归根,回到官场,任文安郡文安县尉。

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他流浪的时间太久了,积劳成疾,不久就身患重病,与世长辞。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王之涣《宴词》

王之涣的一生短暂又曲折,他的作品,也因诸多原因,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

他走了,不留下一片云彩,只留下六首诗,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然而千百年后,后人依然可以吟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千古绝句,大唐盛世的雄浑悲壮、大气磅礴依然可以感受到,王之涣留给我们的已经足够多,他的灵光乍现,已经足够伟大。

(责任编辑:陈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