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信及邮驿系统的发展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在中国古诗词中,与写信、寄信、收信有关的凄美诗句不胜枚举。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尺素、尺牍、尺翰、书牍、双鲤、鸿雁、函、札、笺,由此又衍生出玉函、瑶函、书札、手札、彩笺等等。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是最古老的称谓,从春秋一直沿用到今天。
纪录片中,互寄家书的汉代秦嘉夫妇。来源/纪录片《书简阅中国》截图
在我国,书信滥觞于商代。殷墟出土的第五百一十三片甲骨,就是一封由殷的边境传至京都的“边报”。考古学家吴汝浩和潘悠两位先生在考证后断言,这是“侯伯和大将军报告方国入侵的”。可见,从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开始以文字的形式来传递军事信息。
汉以前的书信,多为官方的政务公文传递,许同莘在《公牍学史》中写道:“凡书于牍者,其事皆公事,其言皆公言。”没有个人情怀的吐诉,只是些“陈政务以进君主”的陈词滥调。东汉时期,随着纸的发明与普及,书写工具的日趋完备,书信逐步向社会中下级普及。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白话书信出现,进一步促进了书信大众化。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近代中国书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发展历程。随着有线电话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书信,这种曾经异地沟通的唯一方式逐渐被冷落。
影视剧《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家书。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小人物的生命体验
在交通不发达、通信不方便的时期,无数的思念、关心和嘱咐都诉诸笔端,纸短情长,缱绻情思,遥深寄托。一封封书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收信人手中,被拆封、阅读和珍藏。一封书信,一段历史,书信背后,沧海桑田,风云舒卷,离合悲欢,上演了多少动人的故事,蕴含了多少历史的信息。通过书信上的文字,我们能够走近古人,而他们的声音穿越了时光,仿佛就在我们耳边,他们的牵挂也与我们无异。
鸿雁传书,遥寄相思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有情人分隔两地,相距千里,只能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以解分离之苦。
①陈云贞致范秋塘家书(节选):思君十二,回肠九折
妹云贞端肃敛衽再拜,致意秋塘哥哥安履行:忆自枫亭分手,弹指十年。远塞羁愁,空杯岁月,长门幽恨,莫数晨昏。然母亲膝前,儿女团圞,尚可宽慰。哥哥只身孤戍,依人作计,谁与为欢?问暖嘘寒,窥饥探渴,凉凉踽踽,未知消受几许凄其?贞虽不能纵万里之身。续一夕之好,而离魂梦断,常绕左右矣。思君十二,回肠九折,岂虚语哉……
相隔万余里,忽东忽西,萍踪无定。空致鱼书,未瞻雁足。即有薄裹微资,亦不敢径行远寄,恐蹈故辙,转使空函莫达也。去春有查办回籍恩旨,惜未能被及。然此后机缘,大有可望。十年期满,定遇赦归。诸凡随遇而安,耐心以守。鸾台珠浦,我两人终无团圞时耶?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传统家书展”展品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