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广重后又名歌川广重,浮世绘时代最后一批重要的画家之一。据说安藤广重深受葛饰北斋的启发,从小便创作京都狩野派风格的作品,之后又师从大冈吾波(1765-1848年),一位非常喜欢中国风格的艺术家。少年时,他在歌川丰广(1773-1828年)的工作室学习了一年,之后便在那里工作。一开始他偏向于浮世绘的画风,慢慢地也开始转向风景画的创作。21岁那年,他的第一批作品《近江八景》问世,十分具有原创性。虽然这批作品画得很成功,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之后他创作的另一作品——《东都名胜》,将狩野派和四条派画风相结合,终于使安藤广重得到了众人的关注。
《东海道五拾三次》是歌川广重在天保初年(1830年)应征加入江户幕府到京都的献马使队伍,在江户与京都往返的十四天路程之间,从江户(东京)出发,跨过日本桥开始,经过品川,一路走海岸线,到小田原、箱根、三重,终点到达京都。最后由北边的陆路经由琵琶湖回到江户(东京)。一路上为沿途所见写生创作了五十三幅浮世绘初稿。当中有风霜雨雪景象、有风土人情世俗。总之,旅途上的点点滴滴都描绘成画,像摄影师一样,把旅途中所有的景物和发生过的事情全程记录下来。一幅幅类似于现代的连环画,组成了江户庶民的生活百科辞典。后由雕版师复刻成木刻水印版画称为《东海道五十三次》或称《东海道五十三驿站》,以保永堂的初版最为著名。《东海道五拾三次》与葛饰北斋的《富士三十六景》被后人誉为是浮世绘里的两大名绘。此次展出的《狂歌东海道五十三次-原》为其中一幅,画面描绘的是高耸出格的富士山被白云所环绕,霞光将山体染成红色,水面也有几缕韵味。旅者在途中行进。安藤广重善于用秀丽的笔致及和谐的色彩,表达出笼罩于典雅而充满诗意的幽抑气氛中的大自然。他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总是和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名所江户百景—高田马场 画师:安藤广重(1797~1858)
安藤广重的内心十分敏感细腻,用诗化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用线条与色彩捕捉四季更迭中的阴晴雨雪和山川风物。《名所江户百景》被称为“一世一代”,是指一生中最辉煌的作品,画面中天光的变化,穿行于每一处风景的人都在完成着一场绸缪低回的抒情。其中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技艺精巧,仿佛身临其境。
东海道大井川 画师:安藤广重(1797~1858)
德川家康开幕府于江户城,为了防备西边大名,在大井川和安部川两条河流上不设桥梁、甚至都不设舟渡。而大井川又是东海道上必经之路,所以过路之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段,雇人抬过河。钱少的,就雇一人背过去,更多人宁愿加钱,坐这号称“莲台”的四人抬轿。而大名贵族,更是有八人到数十人抬着轿子(日本喊“驾笼”)过河,这是两岸这些脚力最为盼望的大生意。本幅是广重晚年涉足三联美人画的杰作,三枚里面各自重点刻画的美人,但整体观感却是感叹自然的力量和劳动者的坚韧。这种场景也让外国人特别感叹,甚至黑船来航的培理提督,在1856年出版的《日本远征记》中,也记载了此事。所以东海道上,规模最壮观的大井川步行渡,也让安藤广重最为萦怀,画中的他们有昂扬的精神,快乐呼号的劳作场景。这些人如同纤夫一般终年劳苦,不管大井川的水多冷,也得为了生计而整个人浸在水里来回横渡;每年被冲走的也不在少数。安藤广重的艺术高出国贞与国芳,其实正在这些更深层次的悲悯中。
美人图 画师:歌川国貞(1786~1865)
四月初八既称佛诞节,又称浴佛节,还称龙华会、法华会等名目,这是中古时期南北各地信众普遍认同的佛诞日。古往今来,敦煌人都将四月初八视为一个重要节日,纪念佛诞的佛教节日逐渐演变成异彩纷呈的庙会
(顺历“艺术+”计划签约现场)4月29日,顺历在广州举办了品牌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与著名艺术家“江衡”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将携手推出一系列合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