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聚焦 > 正文

吉光片羽:珍贵的清代宫廷雕版

《钦定国子监志·五屏风全图》雕版

《钦定国子监志·五屏风全图》雕版

清代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

清代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

《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国子监刻本

《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国子监刻本

康熙“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印文雕版

康熙“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印文雕版

中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文化传播与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明清之际是雕版印刷大放异彩、全面普及的时代,清内府以雄厚的人力和物力为后盾,使刻书成为宣扬国力的媒介,“一书付之梨枣,可化一为千百”,为后世留下大量精美的典籍。但书版具有唯一性,随着历史变迁,不免遭受书厄浩劫,如档案记载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西华门清字经馆大火、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修书处大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陷落、1923年建福宫大火等,都对雕版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

北京故宫博物院日前正式开放的“雕版馆”里,正在举办“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5万余件(组),重点展出32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国政、文教、技艺三方面,将清代宫廷雕版放入中国典籍史、印刷史、清代宫廷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挖掘蕴含在雕版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发挥其在文献学中的特殊作用。据了解,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是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雕版文物整理与研究的成果展示。

清代宫廷雕刻的书版、印刷成套的典籍,以及刊刻相关的原始档案,现如今大部分存于故宫博物院,同时,以武英殿为主的内府刻书原址尚存,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大规模印刷活动的痕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张楠介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是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时设立的机构之一,专司汇集整理散落在清宫各殿的古籍及档案文献。目前,图书馆馆藏古籍35万余册,再加上所藏的清宫雕版,整体藏量约60万余件。”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内府雕版21万余块,时代上至明代,下迄晚清,内容囊括经史子集、政令文书等,文字包括汉、满、蒙、藏四种,具有版式各异、字体端庄、图像优美、雕琢精巧等特点。如展览中着重呈现的清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便是一件现世罕见的、用来印刷政令文书的底版。据故宫博物院专家介绍,结合《清实录》的记载,这一令旨发布于清军入京之后,内容大意为:摄政王多尔衮告诫各位王公和大臣,在此进取中原之际,应各尽其职,不得为一时之利而贪赃枉法,违者必将严惩——很有些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意味。“《清史图典》中收录了这件底版的印刷品。作为下达谕旨、政令的凭证,其四周还套印有龙纹边框,规制极高。”专家表示,展览将雕版、档案、印刷品联合展示,相互佐证,作为清代内府早期从事印刷活动的重要实物依据,展现了其在整饬朝纲和稳定国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次展出的雕版文物,还解决了引发争论的历史谜题。清代内府编修的书籍,大多冠以“御制”“钦定”等词,以彰显帝王的权威,而在这些典籍的御制序文落款处,大多印有帝王的闲章,关于其是钤印还是刷印,研究界曾有过争论。随着康熙“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印文雕版的发现,这一争论有了答案。展览中可以看到,已经刻好的康熙的两枚印章就在展出的雕版上。

此次展出的《钦定国子监志·五屏风全图》雕版,版长约1.2米,是故宫博物院内最大、最长的整木雕版,印刷方式为整版印刷。同时展出的《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国子监刻本,也极具特色。据专家介绍,清道光年间,国子监刻《钦定国子监志》是国子监有志以来最好的刻本,另外,它不同于普通线装书一版刷印、对折成筒子叶,而是将此书中较长插图折叠装订,避免了将整版图像裁切,展卷披阅时可将书页展开,以观全形。这种方式称为“蝴蝶镶”,是中国古代典籍印刷与装潢中难得一见的形式。

乾隆皇帝在《五经萃室联句》中称“自镂版始长兴之世,印竞麻沙;迨校刊盛端拱之年,功精雕造。良称宋椠,款题最擅荆溪;名重相台,藏弆久归天禄。昔者珍先片羽,吉光初现于麟经……影宋钞而雕梨重付,好将万本流传”,称赞重新刊刻的典籍之珍稀。据介绍,故宫博物院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珍藏于宫中的珍稀雕版文物,了解雕版印刷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吉光”是传说中的神兽,“片羽”则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正是因为清代宫廷雕版文物的珍贵,策展专家为展览取名为“吉光片羽”。

(本文图片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上一版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