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苏州人计成在他的书房,埋头细细画下一道S曲线。
计成,明代顶级造园家之一,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都是他的手笔。一部《园冶》,成为几百年来造园以及研究苏州园林的“葵花宝典”。
计成在《园冶》中写到栏杆,语调平直,似乎稍嫌冷淡,只说这些年积攒了些栏杆样式,附上图样,以资参考。
计成《园冶》中的栏杆样式
然而,《园冶》三卷,整整一卷给了栏杆,清一色的栏杆图样。
他在S曲线旁注明:只一个构件即可制作。然后,细细地绘下由很多个“S”构成的栏杆纹样——波纹。
按照计成的想法,栏杆的款式大可以随心所欲,因境而变——但一定得简洁,且便于制作。
晚明的奢靡和享乐至上主义,从苏州园林可略见一斑。但这奢靡和享乐主义似乎又是低调的,不是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那一口茄鲞,而是让苏州人张季鹰思归的春天里的莼菜羹。
栏杆在园林里的姿态,亭台楼阁上,回廊水榭边,不正是那应着季节的莼菜,淡淡的,却又风月无边?
它有时同檐下的挂落一道,合成一个取景框,定格下无边光景;有时无比体贴,化身坐凳栏杆,供人随时坐下来,听听风过竹子;再考究些,就装上靠背,等待美人前来一靠;至于“雕栏玉砌”的石栏杆,神色淡定地立在水台、曲桥上,只少了些宫廷的华丽。
在计成眼里,苏州的园林,就应该是“槛外行云,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虽是人工,却宛如天成。
文澜阁的栏杆
回到北宋那个春天。
汴梁城里的酒店“孙羊正店”热闹非凡,酒楼正门两侧用栏杆围起,那栏杆纵向的棂条直接穿过上部横着的寻杖,以圈出酒店的势力范围——这栏杆有个惯称叫“杈子”,据说可以追溯至唐五代。
三层大酒楼,栏杆内的格子门都已经悉数敞开。靠着栏杆喝着小酒,才是汴京的春天、汴京的人生!
京城的酒楼自远不至于此。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说到的超级酒楼——白矾楼,更是“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飞桥栏槛”,可见楼与楼之间已经有了豪华人行天桥。
规模?按周密在《齐东野语》里说的,“饮徒常千余人”,那阵仗!
《清明上河图》的另一个酒馆里,有客半个身子趴在二楼包厢的栏杆上,怔怔地出着神。或许已经喝得晕晕乎乎,正好在春日的小风里沐浴一回,又或许正在看着街上的热闹。
按照视线来看,他似乎并不能看到虹桥那边的状况——横跨汴河的虹桥上,已经慌成一团,桥下有大船即将通过,桅杆却还没放下,眼见情势不妙;船工有手忙脚乱放桅杆的,有用撑杆抵住桥洞的;船上乘客模样的,身子慌慌张张探出船栏张望;虹桥下的走道同今日杭州运河边的走道如出一辙,也有人扑在栏杆上,也许是拉船的纤夫;虹桥上,路人甲乙丙丁趴在桥栏两旁指指点点;也有人放下绳索,也许是企图同船工配合,把船拉往另一个方向;甚或有翻过桥栏,踩在虹桥边沿,反手扒着桥栏的,是在做最坏的准备,万一桅杆真撞过来,就合力将其推开,以确保桥的无虞?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