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国学从来都是人的总结学,说好听点就是人的宇宙学。它的好处是可明白作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在忙什么,为什么忙,如何忙,结果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总括就是人生的价值研究学问。
因此,就引出了学国学目的问题。中国学问不以知识为重,是以思考为重。其思考目标是人,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以国学为基础的社会治理学,学问甚深。“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乾,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善行天下”,“敬天礼地”,“随机应变”……等等。不是为取信于人的口号,不是为拉选票的忽悠,而是一个明白人,一个过来人实实在在的总结与概括,是反复论证并思考后的结论。
国学应处处以行为践行所学,就是宏扬国学精神,就是说好中国故事。比如“天下为公”,这世界除了一个“我”,全部是别人,全部是“公”。为公就是为别人,为大家。所以,不管处理大到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小到家庭邻里,必遵行为人着想在先,然后考虑自我这个“大道”。是“我为人人”优先,“人人为我”推后,甚至是不求“人人为我”这个结果。如此取信于人,则事能顺心,万事如意。看似付出,实则大获。
又比如随机应变。为什么道家尚变?不明、不通、不宜、不便、不善而已。“摸石头过河”,“碰鼻子转弯”,“与时俱进”,“把握分寸顺势而为”……不明而鲁莽,不通而强词,不宜而硬推、不便而偏执、不善而偏为,皆适得其反。道家看上去弱,其实刚强。
我经常扪心自问,贪得无厌有意义吗?对方所急是什么?他为什么如此?自己能帮到他吗?何时何地可以?举凡用人用事,皆以他人为先,必能立信于人,于事能成。
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4月21日在杭州启动,著名公益人士、企业家、书院中国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受邀参加了本届国学大典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