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东濠上河图:探访国内首个城市水专题博物馆

2017-07-21 15:36:31    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评论()人

小东门没拆的时候,走出小东门,跨过东濠涌上的小东门桥,可抵东城墙下繁华的三角市,也可到达东水关附近的烟花之地。小东门桥如今所在的位置,在南宋时有东高桥,明代则有永安桥。1935年,永安桥改建为混凝土桥,更名小东门桥。相传明代时此地已有酒铺,是广州城最古老的货店。清人张维屏的著作中曾写到:“广州城货店,以小东门外永安桥区永利酒店为最古。”

位于现北京路、西湖路交界处的拱北楼,是宋代城墙南扩后建成的双门城楼。拱北楼上原置有铜壶滴漏,1918年拆除拱北楼后,几经周折转置于广州博物馆。1959年,原件被运往北京,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今镇海楼和西湖路口的铜壶滴漏均为仿制品。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门前绣花鞋。”从古至今一直传唱的岭南民谣,是凭河发展起来的广州城逐水而居的生活写照。水在粤语里是财富的意思,有水的地方,往往充满了生机。

作为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东濠涌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兴衰记忆,苦乐悲欢。博物馆二楼展区的大量图片和实景模型记录了民国河涌水患和东濠涌治理前后的情形。

民国时期,广州陆续开辟马路,路上交通快捷,濠涌航运作用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同时,由于久不清疏和居民侵占,濠涌日渐浅窄,水流不畅,如遇暴雨和涨潮,宣泄不及,就易导致洪涝。1932年(民国21年)7月29日,广州暴雨,山洪暴发,城内水深盈尺,小北门一带首当其冲,屋塌人亡。在此之后,当局下决心治理东濠涌。1935年,由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学硕士学位的工务局长文树声主持,筹集社会资金治水,建越秀桥,疏浚整治东濠涌。白云山蒲涧水经东濠涌,直泻珠江,使广州免受洪水之灾。文树生1935年题写《东濠涌下游治理碑》,石碑现依旧屹立在人流过往的越秀桥边。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