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15年里国博1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25万小时

2017-09-24 08:24:00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讲解中,经常会遇到观众提问,有些观众具有深厚的学养和历史知识,当问题超出他们知识范围之外的,志愿者会让观众留下联系方式,事后或请教专家,或自己研究,最终一定要解答观众的疑惑。

许多志愿者,也通过讲解过程在不断成长。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志愿者,对古钱币很有兴趣,当了志愿者后,从当初“一紧张说话就打结”,到现在流畅地为观众讲解前不久红极一时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他说,这样的经历让自己不仅学了很多知识,也成长了许多。

正在古青铜器展厅给小观众们讲解“后母戊大方鼎”的张鹏,在志愿者里是个“网红”,文史爱好者们经常关注的“忆空间阅读体验馆”和“耳朵里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就是他创办的。最初当志愿者时,他还是大一学生,结果一讲就是14年。大学毕业后,张鹏经历过律师助理、外企职员、国企干部等多种角色,而志愿讲解工作从未放下。后来,他从国企管理岗位辞职,成了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人,原本的志愿活动,成了事业。

像这样的故事,在志愿者队伍里还有很多。如今,志愿者已是国博的一张名片。在博物馆官网上可以看到志愿者信息,很多观众也会在相应时段前来,在展厅里等着他们喜欢的讲解员。

志愿工作不是“自娱自乐”

在国博地下一层一个空间相对开阔的办公室的墙壁,标题为“学习、分享、奉献”的展览板上贴满了男女老少的照片,辛志勤、杨秉坤、张鹏等都在其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各个年龄段人群,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思维活跃的90后;从退休教师、媒体人,到国企管理者、机关工作人员。

“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辛志勤曾一度带着两个儿子来国博。孩子在办公室里玩,一直等妈妈下班,15年她几乎每周都要来为观众义务讲解。辛志勤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平时不用坐班,时间灵活,但也有不少志愿者不愿意让工作单位知道,当志愿者时就用化名。“怕被人说不务正业。”没有报酬,占用时间,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是每个志愿者都要面对的事情。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