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昨天的风雅

2016-08-07 11:08:07      参与评论()人

编辑生涯,遇到过两位前辈投稿,印象深刻。

一是黄裳先生。因为《南都》发了一篇批评他的文章,他直接“投书”报社,反驳应战,却久久没有回应。后来通过陆灏先生传话,我才知道。第二位便是苏晨先生。稿子寄到副刊部,他的字一看就是长期练习书法的人写的,这样的投稿,做编辑的总会看看。

以我这十多年的编辑经验,通过邮寄收到的来稿,可用者,千分之一。这与黄先生做记者的民国时期不同,与苏先生大有作为的改革开放时期也不同。时代变了,方式变了,所以,能在最原始的渠道里结识这两位前辈,于我不能不说是十分幸运的事。

苏晨先生除了字写得好之外,文字风格也让人难忘。他最先寄来的一批稿子,都是散文,与报纸的定位有一定的差距。于是我按稿子后面的地址写信去说明情况。当时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名字很熟,等到知道他曾经是岭南地区出版界的关键人物、当年创办了期刊界称之为“四小花旦”的《花城》杂志和曾经与《读书》并驾齐驱的《随笔》杂志等等事迹,是陆续收到他寄赠的签名本之后了。小说,散文,一次寄来两三本,隔半年又寄来两三本新的,还有一本是谈印章篆刻的书。与其说佩服他是多面手,不如说佩服他创作的生命力。他生于1930年,那时已经过八十岁了,还在写,还在投稿。

所以我后来在评《花城》杂志主编田瑛的新作时,实在是有感而发:

花城社似乎有种特别的人文传统,即,这里的编辑都爱好写作,以高龄的苏晨、范若丁先生为例,至今笔耕不辍,林贤治、田瑛先生也在编余写了大量文字……

落籍岭南之后,一是感觉近代以来这里的文化传统值得关注,二来也是感慨于传媒太关注解决问题,而不考虑何者为今天能留下来的人与物,因此我约稿较留意关涉此地文化传统的人事,点点滴滴,以为总有用处。记得给苏先生的信里,有问他能否写写跟人有关的交往,因为他是辽宁人,是当年的南下干部,六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岭南,又从事与文化有关的职业。不久,便陆续收到他的文章,一看——六米斋里的端木蕻良、在广州遇险的巴金、“广州六月作书贾”的钱君匋、沈从文的书法……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沈从文夫妇在广州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版)的清样,苏先生约上中山大学的学者容庚、商承祚,在家里与沈从文一起谈书法。照片上三位大家坐而论道,而苏先生座中最年少。无论文章还是照片,都是岭南文艺活动的珍贵文献记录。

后来,跟他很熟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苏先生的文章都是病臂之后,用左手写的。有一年我印了一些“带款”的文稿纸,送给师友用,很快收到苏先生手抄的两篇长文,说是送给我留念。我每年年初自印的拜年片,他写到日记里,夹在他珍贵的相片集里。提及这些事,除了我的不安和感念,最可以证明的是,苏先生对写作、对文字、对艺术的浓厚兴趣,至老不衰,遇病不减,身体力行。他的作家身份是当之无愧的。

看苏先生的照片,相貌堂堂,很有意气风发的八十年代气势。那时花城社推出《沈从文文集》《郁达夫文集》,无论选题策划还是装帧设计,都典雅大方,正是他主持的。但要读他的回忆文章,才知道那时候顶了多大的风险和压力。后来我见到这位爽快的老者,仍然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但开风气”的气质。还记得沈集的封面火红热烈,兼有民俗味,郁集则素净清雅,是林墉先生设计的。我最近陪苏先生拜访他的这位老友,才知道两个人关系之深。记得那天苏先生兴致好,我们请他写字,随便写什么都行,他推辞再三,后来左手握着右手腕运笔,写了两个章草大字“道义”。字挂在墙上一个多月,越看越觉得是苏先生应该写的两个字。

还有一件事与黄裳先生有关。我有一次在网上买到一本他的英文书TALES FROM PEKING OPERA(《京剧故事集》),触手如新,十分高兴,摩挲之际,发现封面高马得的画上有一枚印章,再仔细看,赫然是“苏晨藏画”。就是这么一本小书、一个印章,让我感到他很不简单。

苏先生不止一次和我谈到报纸副刊的作用,五四以来的作家都是依靠副刊成名成家,留下作品。我觉得他如果做报纸,照样是一个开风气的人物。沈昌文先生说的“广交朋友、请客吃饭”,是他们那代出版人的思路和理念;对文化和文化人的理解和尊重,也并不仅仅出于工作的需要。苏先生在七十年代被迫改行、做《光明日报》记者时,和书法家郑诵先结为忘年交。在北京那几年,每天晚上,趁着夜色,他溜到郑宅,聊天,写字,刻印。郑擅长章草,苏先生也受到浸染,书法以章草为主,笔力雄强,字如其人。郑诵先长期生活在北方,通过他,苏先生结识了很多北方的艺术家,如金禹民的印章便是郑老代求的:“你写字,这个人的印章一定要有。”后来结识的艺术家就更多:魏长青、李苦禅、李文新、徐柏涛等人,南方则有朱屺瞻、钱君匋等人。至于岭南的艺林人物如关山月、黎雄才、林墉等,他就更熟了。最近见到黎雄才画给他的一枚扇子,上面只有一棵大松,苍翠朴茂,貌似随意,却是精品,亦可见两人关系之深。

在近二十多年艺术品市场的成熟规范之后,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改变,也逐渐地明晰起来。苏先生的“朋友圈”,现在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那是一个不同于现在的时代,很多行为、关系,必须要结合那时的现实、风气。钱君匋先后给苏先生刻过五十多方印章,他说,每一方我都可以写一篇文章。他的石头都是非常好的青天、寿山,不少纽还是出自大师郭功森之手,可见他有心,也有品位。陈茗屋先生也刻过一方名印,边款说:

壬戌、癸亥际,苏晨先生主持花城出版社,笔政之余,犹成五书,为刊是石,以志钦佩。

一方出自篆刻家的石头,自有其市值,但在那个年代,它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苏先生的藏品中,有山东制砚大师石可的不少作品,鲁砚为主,几乎方方都有砚铭,有一方田横石砚台,产自即墨田横岛,石可作的砚铭是:“刚不露骨,柔足任磨,公意如何?”苏先生说:“我爱说得罪人的话,这话直指我的性格。”有一方权形的温石,石可作的砚铭是:“石名温,形如权,玩砚弄权,鉴!鉴!鉴!”苏先生说:“那时我有点小权。这是在提醒我啊。”

这样的故事,在苏先生厚厚的《砺堂自珍集》里还有很多。表面看,这部藏品集和王世襄先生的《自珍集》很相似,但更多的不是创造,而是收藏,是人与人交往的记录。每次重温老辈交往,总是觉得这样的应酬现在少了。但更少的应该是这样的朋友。所以反过来看,这样的人情几十年后才会成为后人眼中的风雅;这说法大概是成立的。

录入编辑: 朱嵘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