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大数据告诉你,影响力最大的唐诗居然是这首

2017-05-03 15:17:0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大家可能会疑惑,王之涣存世作品不多,为什么会有两首诗都排在榜单前列?王兆鹏认为,这很有可能与诗歌的传播力需要一个精彩的故事有关。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为王之涣《凉州词》增色不少。据说,在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位诗人去旗亭(即酒楼)小饮,忽有几位歌妓演唱当时知名诗人的作品。几首过后,在座诗人王昌龄和高适的作品都被唱过,唯独王之涣的没有,然而他淡定地说:“刚才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俗曲,我们来听听那位最美的歌妓唱谁的诗。”果然,那位头牌歌妓开口唱的就是王之涣的那首“黄河远上白云间……”。足见《凉州词》在当时受普通民众欢迎的程度。

十字路口:当传统学科面对数据可视化  

尽管众多的文史爱好者欣喜于数字化及可视化研究可能给传统人文学科带来的积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唐诗大数据”研究方式仍存有不少疑虑。

部分人文学者认为,类似的“唐诗影响力排行榜”固然可能有益于在当今社会传播经典,但进行唐诗排名的根据存在逻辑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点将录”批评方式,近代的排行榜更多基于对相关数据的可靠收集和精准分析。若以历代唐诗选本入选唐诗、历代唐诗评点、唐诗研究论文、文学史中提及唐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排行,难免会招致一系列质疑:历代选本选唐诗的标准并不一致,这份排行榜具体能代表哪个时期的诗歌审美趣味?研究论文选题、文学史诗歌批评受时代和资料条件影响较大,能不能有效反映诗歌的社会评价?如果考虑到中国港台地区和东邻日本的人文环境和诗歌传播情况,唐诗排行榜的说服力是否还需进一步思考?类似的问题从《唐诗排行榜》推出之日起,就不断萦绕在关注者的话题之中。究竟唐诗需不需要排名?应该以何种标准排名?显然是现今学术界还不能完全达成一致的问题。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