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张大千笔下的歌女

2017-07-06 10:42:44    闻是书画  参与评论()人

我在50年代到敦煌作过考察,时间虽短,感触很深。我读前人调寄《忆秦娥》莫高窟词:

深秋日,冷然照见沙洲曲。沙洲曲,一灯明帐,几声羌笛。

莲台打坐三危壁,佛光时现莫高窟。莫高窟,飞天成阵,散花如雪。

这是一首浪漫的原始牧歌,充满神秘的异域情调。一时我联想起张大千早年所作《天女散花图》自题《三姝媚》:

“天风吹不断,若娇红飘堕,愁沾怨瑟。云裳拥翠骈,无奈凤恬鸾懒。月娣相逢,曾记得霞绡轻剪。病起维摩烦恼,依然鬓丝羞晚。谁念春光回换,叹几度随潮,泪痕同散。一塌枯禅,任世间儿女,梦葱魂倩。触处花空环佩香,歌尘栖遍。尽有情缘弹指余香未浣”。

张大千这首词,“浓情艳想着意雕”,十足的罗曼蒂克。作《天女散花图》可能是他读佛经,看过梅兰芳“天女散花”的舞台表演有感而撰写的。把张大千这首《三姝媚》与前面的《忆秦娥》对照来读,彼此呼应,相映成趣。40年代初,张大千在敦煌写诗作画,面对天女,下榻维摩,唱经诵呗,超然出尘。张大千如果真的如此,也并不奇怪。然而张大千偏偏选择“歌女”为作画的题材,以寄托,这就发人深省。张大千思想的转变,当然与抗战时局密切相关。莫高窟,鸣沙山,称洞天福地,却做不得避乱桃源。张大千北上敦煌是为了学习,并非逃难,更不是来欣赏塞上风光,他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他在敦煌足有三年,学习工作紧迫,生活困苦万状。听说每天吃水是从40公里外用牲口驮的。因为莫高窟一带只有苦泉,没有可供饮用的淡水。我这回来敦煌时间很短,确有深切的体会,用苦水烧菜实在难咽,我只好多加茶叶,哪知越加越咸越苦。同来的伙伴都显出难色,而我只能用空话慰解:“深入三危地,精诚石室开。莫嫌泉水苦,活过唐僧来。”又在《咏啄木鸟》诗中说“自甘为啄木,乐此不知疲。”来敦煌不过几天光景,苦水吞在肚里,感到难熬,吟《啄木鸟》诗与其说是在浪漫地夸张自己,不如说其是美丽的说谎。

首页上一页...3456 6
关键词:张大千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