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芳华》:一部无法被定义却又绵里藏刀的作品

2017-12-21 09:15:24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周末去看了《芳华》,作为一个党史和共和国史专业出身的九零后,看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老实说,笔者绝对算不上冯小刚的粉丝,但我却看过他几乎所有的作品。要说原因的话,也特别简单——好看。说冯小刚会讲故事,大概没有人会反对。

冯小刚的早期作品里,他一直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在《大腕》、《甲方乙方》、《没完没了》这些作品中,你看不到宏大叙事,相反,基本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琐碎,是以小见小。

但从《集结号》开始,冯小刚的电影变“重”了。《唐山大地震》、《1942》都是如此,他的电影格局变大了,时代变迁、家国情怀、民族命运这些“文化人”思考的主题开始出现在他的电影之中。你能明显地感觉到冯小刚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些什么,但出于安全过审的角度,这些情绪和思考又都是暧昧和模糊的,《芳华》也不例外。

在聊《芳华》前,先说几点:

首先,笔者没有看过严歌苓的小说原著,一切的故事剧情,以电影版为主;

其次,笔者不打算对文本、时代背景、人物命运、道德判断这些“衍生物”做过多的解读和评价。就事论事地谈电影本身,如果电影是一件商品的话,那我们就来聊聊,它到底是粗制滥造,还是精益求精。

在笔者看来,《芳华》是2017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先聊一下《芳华》的摄影。

《芳华》中开场乐队和舞者的排练以及战场长达六分多钟的长镜头,已经有很多溢美之词了。笔者没有看到过正式的统计,但是以笔者直观的感受,《芳华》的镜头数,可能是冯小刚过往电影里最少的。摄影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正反打和快切镜头(何小萍在野战医院的那一段除外),以恰到好处的长镜头保障了镜头语言和画面的流畅性。但笔者最想一提的,还是片中文工团生活的镜头语言。

如果你看过安东尼奥尼1972年在中国拍摄的那部纪录片,那你应该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有一个视觉上的了解。安东尼奥尼镜头里的中国,是晦暗的,人们穿着灰色的中山装,千篇一律。过于鲜艳的色彩是“资产阶级的尾巴”,是那个时代的禁忌。但《芳华》里的文工团,却鲜艳得简直不真实。在最初文工团的戏份中,那鲜艳、明亮、锐利且高饱和度的摄影让笔者有一定的出戏之感。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