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吴昌硕、蒲华、潘天寿近代大师的艺术人生

2018-01-05 09:50:15    闻是书画  参与评论()人

2.《吴昌硕书画鉴定》P22,图41,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吴昌硕竹石图 144×41.5cm

晚年的吴昌硕与潘天寿成为忘年交,在惊叹后者“年仅弱冠才斗量”的气魄之余,也担心他笔路险绝,易入危途,提醒其“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经前辈提点,潘天寿反省了自己的“行不由径”,加强了对传统的钻研,然而大方向上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在吴昌硕谢世的第二年,他在自题作品中写道:“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讥蜀犬,懒头陀如是说法。”足见其“独树有门户”的决心。

潘天寿所追求的画风是对中国书画阳刚美的探索,如其印语所说,“强其骨”、“一味霸悍”。同样是以书作画,吴画在用笔和构图上均借鉴草书或草篆,大都化觚为圆。而潘画则主要取诸隶书和魏碑,大都化圆为觚。吴冠中认为,潘天寿在构图上这种善于在平面分割中拉大差距、增强对比的特色,能给人以“强烈、紧张、严肃、惊险及激动等等感觉”,在画史上前无古人,而他的“强其骨”亦非一般“力能扛鼎”之笔力,而是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

纵观吴昌硕、蒲华、潘天寿等传统文人画家的艺术生涯,都能看到“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的传统信念一脉相承,他们作品中体现出的傲岸不屈的气度,也是人格理想的一种寄托。文革开始后,潘天寿被关进了牛棚,1969年被押解到浙江嵊县、宁海等地游斗。在返回杭州的列车上,满怀悲愤的潘天寿在一只地上捡到的空烟盒上写下了一首绝句:“莫嫌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 1971年9月5日,被认为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潘天寿含冤撤手尘寰,终年74岁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