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新时代,旧体诗的新作为

2018-01-19 09:46:40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诗词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诗词应当有怎样的时代面目与时代担当?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天的诗词创作与研究实践中深入思考。

内核是民族心智、民族灵魂

中华诗词的内核是民族心智、民族灵魂,它的表现形式是汉字。汉字的书写是笔画,读音是声调,形式是和谐对称的建筑美。四五千年前二言诗阶段中华诗歌的萌芽,即呈现出诗的雏形,也奠基了诗歌的基本式样。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周易》爻辞《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在这一“诗”一“辞”里,我们注意到,汉字的“书写”与“声调”,句子的“节奏”与“对仗”,到今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书写还是一笔一画,读音还是平仄协和,修辞还是那么的讲究意蕴与形式。

后来中华诗歌经由四言、五言、七言为主要句式的《诗经》《楚辞》、汉乐府阶段,这样生生不息,一路浩浩荡荡走来,就走到了伟大的唐朝,成熟的格律诗(近体诗)产生了,宋元时代又产生了格律词和曲。唐以后的一千多年岁月里,人们对于中华诗词喜爱不减,备加珍视。郁达夫先生甚至说过,他不知道不读诗、不写诗(旧体)的人是如何生活过来的,那会是多么的无聊与乏味。

格律诗的出现,把汉语言文字的美推向了极致。为什么格律诗的句式止于七言,没有出现八言、九言、十言呢?笔者在《南园词》创作实践中发现,是因为人们一句话说到7个字正合适,再往下说就要换气了。诗句如若换气,而不是一气呵成,诗的意蕴就冲淡了。后来为了使写作更为自由,表达更为放松,就把句式拉长,两个或三四个短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产生了词与曲,但其语言的基本形态和语感节奏并没有太多变化。这就是旧体诗词呈现的汉语言规律,严谨科学而又简约美丽。

关键词:诗词古诗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