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专访何志森:持续跟踪,在“脏乱差”中挖掘平民机智

2018-03-23 11:40:05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澎湃新闻:你谈到做的相对小的项目和案例比较多,这是个人偏好还是其他原因?

何志森:大的项目要求研究周期比较长,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不允许你有太长的时间筹划一个项目。我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时候,一个很小的东西,比如做一个停车场都要半年。还有我们做的社区营造,并不一定会通过有形的东西展示出来,不像建筑师,他们要做的东西是看得到形状的。

社区营造和城市更新很多时候是通过非常微观的介入,重新去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唤醒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多东西你看不见,不代表它就不是实践,甚至你和居民说了一些话,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这个也是实践。工作坊、艺术家的介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东西有的是很暂时的、是一个活动,有的是比较长久的一个装置。

(二)理解亚洲城市里自下而上的活力

澎湃新闻:你做mapping工作坊是有感于怎样的情况?

何志森:我觉得现在的建设太快了,过去三十年我们的建筑师、规划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思考,中国未来十年间,做房子已经差不多了,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重新连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城市和老社区总说要消除脏乱差,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理解这种“乱”之后的逻辑,我做的就是理解亚洲城市里自下而上的活力,我不会去说这个地方要放什么、那么地方要放什么,那种很粗暴的介入。我觉得我的工作坊应该是一种补充。

澎湃新闻:你认为一种好的、健康的城市形态应该是怎样的?

何志森:要包容各种声音,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文化、各种各样的传统和生活方式都应该被尊重。这种被尊重很多时候体现在我们的城市空间的使用中,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不同的人使用,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中央公园一样又平又大。

澎湃新闻:你提出的很多概念如“城市共生”、“隐形的城市”等,可否展开阐释?

何志森:“城市共生”在北京比较明显,好的城市、一个包容的城市应该能允许很多人的存在,一个城市不可能只是富人的城市,那样的城市需要人去照看。

“隐形的城市”城市光鲜亮丽那面之后,还有看不到的层面。我们很多时候理解不了、或者是不能够理解到城市背后发生的故事,其实也有一种看不见的逻辑。比如小贩在那里,你要细想他们为什么在那里摆摊,为什么要占用这个空间。等设计师明白了,也许就会设计一个特殊的空间给这个人群使用。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空间需求,我们的城市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空间、供不同的人群使用。

何志森高度关注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也常发出此类感慨(摘自何志森微信朋友圈)。

澎湃新闻:在介入一个社区的时候,你常常选择一些很微小的事物,如拖鞋之类,这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何志森:有个成语叫做见微知著,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都可以联系到大的方面,这也是工作坊一直想要告诉学生的,无论你看到的东西有多小,最后一定会回到整个城市中。这也是训练学生多尺度思考。比如建筑师只看建筑,不会关注房子以外的事情。这个工作坊就强迫他们通过一个小的东西去连接一个大的东西。比如通过拖鞋联系到住的空间、一个城中村的生态。以后当他们设计时就会很自然地理解空间的尺度。

(三)板车上的智慧

澎湃新闻:除了在讲座中谈到的,是否有更多具体的例子来显示民间如何发挥小智慧?

何志森:很多,比如我们在武汉跟踪拖板车的人。板车是他们自己做的,在小巷子里拖,但是板车的尺寸非常好玩。因为巷子很小,所以板车转弯时有转弯半径,它的长宽和街道的尺度是息息相关的。板车上面载的东西的高度与居民挂衣服、挂被子的高度又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板车就是他们智慧的一个集中展示。

在浙江青田做的mapping

澎湃新闻:Mapping做的项目有不少都是集中于城中村,显示出很明显的区域特点,这种研究是否具有普遍性和普及意义?

何志森:没有,因为每个地方做的完全不一样。每一次做东西时我甚至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学生也教会了我特别多的东西。新的故事、新的智慧,我觉得我一直在挖掘平民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设计师一定要看到,否则我们的城市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居。

现在现在很多建筑都给人一种逼迫感,建起一些好像纪念碑一样的东西。我觉得很多时候,过于把自己的特点放在了设计当中,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和当地的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建筑师还是非常棒,他们有情怀、有底线、有社会责任感。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一席演讲后,大家对你突然的关注?

何志森:其实我做了特别平凡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对我这样的工作方式感到好奇。这不就是老师应该做的吗?让学生关注普通人,难道让他们画图吗?突然之间被放大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设计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快乐地使用。小商贩也是我们的群体,流浪汉也是。我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应该有更多的老师去做跟社会有关、人文有关的事情。在做设计之前,应该先学会做人,做人都不会,怎么去做设计?

何志森的朋友为他所画的漫画

关键词:建筑艺术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