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郑培凯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

2016-07-18 09:07:5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现在,有好些学校已经有昆剧欣赏课程了,艺校里有表演课程,昆剧团的发展情况也比较好。我印象很深,1990年代那会,虽然国家支持着六个昆班,但它们都过得很艰难。很多昆剧团的演员都担心自己的生计,而另寻发展:有的去了影视界,拍电视剧;有的干脆转行,另学一门手艺;有的闺门旦嫁人出国了。连后来的浙昆团长林为林——昆剧最优秀的武生,绰号“江南一条腿”——都学了厨艺,准备出国当厨师了。昆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家一下子又加大了投入,现在日子就好多了。

昆曲作为高雅艺术,一般人听可能觉得这些诗词太难了,但其实唐诗宋词也不容易。我们现在进行文艺创作,除了极其少数的例外,一般也不会按诗词的形式来创作昆曲了,但过去的好东西应该要留下来。我觉得,它就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也不会普及,天底下没这样的事情。就像你要全国人都知道屈原伟大,都要读懂《楚辞》,也不可能。许多人能欣赏《牡丹亭》的演出,但是不可能读得懂《惊梦》一开头的“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我们对昆剧的定位要很清楚,不能为了普及,就把身段改得简单,把雅丽的曲文改成老妪都懂的大白话,把舒缓婉转的韵味搞得跟流行歌曲似的。非要做昆曲普及的话,那就得是另外的做法,这属于通俗教育的领域,为的是让社会大众或中小学生有接触的机会。如果有任何人愿意这么做,我不反对,但最主要的原来的东西不能丧失掉,不能为了票房而哗众取宠。其实歌剧在西方也受众很少,像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只有四千座位,演出的都是顶尖的歌剧艺术家,为什么可以一直运作下去?你去看的每场戏,它的支持名单里有政府支持的各种层级的人文艺术基金,但最主要的赞助来自爱好艺术的个人或者大企业公司,经常会有社会名流捐助。中国以后应该也是这样,对社会、对个人都能提升品位,这是一部分人关心的事情,不要政府专门扶持。有论调说,既然昆曲与大部分人无关,与群众的生计无关,让它自生自灭,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死掉好了。对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采取这种态度,完全是无知与颟顸,竟还霸道得理直气壮,像流氓一样,那就没话好说了。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24-05-20 10:38:36甘肃省博物馆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