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2017-03-31 13:54:25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中华网文化频道综合】“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肇始春秋,绵延至今。”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丁酉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两个概念很难区分清楚。

事实上,它们的举办地分别在河南郑州新郑和陕西延安黄陵,两地直线距离超过900里。其中,新郑的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于3月30日仪式落成,而黄陵的丁酉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在4月4日举行。

典礼背后,“黄帝的国家公祭究竟在哪”的问题被再次牵出。虽然陕西从1955年开始由当地政府主持祭拜黄帝活动,河南则是从2006年开始举行大规模祭拜,但要厘清纷争远非排出先后顺序这般简单。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庙祭、陵祭此前成争议焦点

早在2015年9月,陕西黄帝陵一方就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一方因为祭拜黄帝的问题吵了起来。

先是2015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河南省政协联合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国家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许嘉璐在发言时称,应该“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祭”,而“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所以国祭黄帝的地点应该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随后,9月10日,现任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者方光华在大公报陕西办事处网站“大公报西部商务网”上刊发的反驳文章《对黄帝的国家祭典到底应该在哪里》,称“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并且庙祭也不是在河南新郑,而是在“中央设立历代帝王庙并对其进行祭祀”。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方光华在文中称,根据许嘉璐“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的观点,庙祭比陵祭重要,而陕西黄陵县只有黄帝的陵寝,没有黄帝的宗庙,在这里的拜祭就无关紧要了。但这个主张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推敲。

许嘉璐在发言稿中说:“(我国)缺乏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在国家层面,有塑造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的需要,有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祭祀的必要性。”

方光华则认为,其实这个“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早就有了。

方光华在文中解释说,“辛亥革命时期,当时的先进爱国者寻求民族文化的象征,一致认为黄帝就是民族的旗帜。抗日战争爆发前夕,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宣示共同抗御外侮的坚强决心,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除1950-1954年、1962-1978年公祭活动有所中断以外,历年都有对黄帝陵的祭祀。1994年以来,黄帝陵祭典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今天的黄帝陵祭典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祭典。”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从皇统到国统:黄帝真的存在吗?

今天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居,黄帝在人们心目中无疑是具有始祖的意味,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其实是在晚清民国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史记》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他的身份证,看起来似乎不太合格。在史学界,有没有黄帝陵,甚至有没有黄帝这个人,一直都是悬案,历来争论颇多,有史学家认为确有其人,也有不少人认为黄帝是“发明”出来的,但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考古发现能佐证各家观点。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那么,究竟有没有黄帝这个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孙立群表示,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在历史学界一直有争论,一派认为黄帝源于远古先民的英雄崇拜,以及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造神运动造出来的,把种种能力加于黄帝一身,才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祖先。

历史学家孙隆基在《历史的经线》中,指出黄帝是近代人工产品,因孔子只谈尧舜,梁启超便把黄帝抬进正统学界,这样中国文明就有了4000年以上的历史,比希腊长。此外,当时有法国学者猜测黄帝来自中亚,梁启超认为这可以证明国人也具有征服者的血脉,可以此自强。

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辩”运动中,曾经全盘否定黄帝的存在,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西周人们心中最古的人是禹,春秋时人们心中最古的是尧舜,战国时有了黄帝神农,秦朝便出现了三皇,而到汉便有了盘古。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迄今为止,关于黄帝最详细的资料是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据记载,黄帝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但不合逻辑处甚多,历代学者将此章看成是传说。

此前的文献中,有“黄帝”字样的记载有《易经》、《国语》、《庄子》等书,然而这些书距离黄帝时代差不多二千年,且尚未完全破译的甲骨文距黄帝时代也有一千六七百年,其中已经破译的文字中并无关于黄帝的记载。

尽管战国时代已有黄帝,但在战国之后的漫长历史中,黄帝的地位并不高,是列强入侵激发起民族主义情感,才把黄帝推上神坛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深刻的民族危机使得黄帝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渐被论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开始被转化为民族认同的历史符号。当时为了反对满清统治,革命派将满洲人排除在了中华民族和黄帝子孙这样的话语体系。而立宪派因为并不反对满清统治,则认为“四万万人皆出自黄帝”。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但在排满呼声高涨的话语背景下,出现了同盟会成员祭祀黄帝陵的行为。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召开秘密会议,讨论贯彻同盟会纲领,,决定重阳节祭扫黄帝陵,表示复兴中华民族的决心。

待辛亥革命后,掌握了中国政权的革命派却在理论上归顺了立宪派的民族话语,提倡“五族共和”。此时,中华民族已不再是种族的而是文化、认同、政治的。抗日战争的一致对外要求,更是使得黄帝成为全中国人民团结的符号,这也是当时致祭黄帝形成热潮的历史原因。

祭祀经济带热“认祖归宗”

文化本来应是包容的,多地共同祭祀未尝不可。不过,祭祀黄帝的争议点在于,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黄帝庙;陕西是其墓地所在,而河南有其故里所处。从汉字本义上讲,陵是指帝王的墓地;庙是指供奉祖先的地方。陵也好,庙也罢,都是可以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因此,两地分别对黄帝进行祭祀,也都有理有据,没有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说到底,当下的有些祭祀活动有些变味儿,变成借助于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继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讲,两地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在争夺以黄帝为文化代表符号的旅游资源,两地都想对这种资源进行垄断。

《北方新报》报道显示,陕西省的黄帝陵1980年恢复公祭典礼后,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规范,景区建设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经济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的金字招牌。

另据河南新郑市政府官网介绍,借助拜祖大典宣传效应,每年五一期间都是黄帝故里景区的旅游高峰。据统计,2013年,“五一”小长假三天共接待游客6.26万人次;2014年,三天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2015年,三天共接待游客4.6万人次。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帝的争夺并不仅限于河南和陕西。

澎湃新闻曾报道,除了陕西黄帝陵外,还有河南荆山黄帝陵、甘肃正宁县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而对于黄帝故里的“冠名权”,除了河南新郑,甘肃天水也不甘人后,比如《天水师范学报》就曾刊发文章《黄帝轩辕氏发祥地及祭祀略论》,论证黄帝故里应归属甘肃天水清水县。

2016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黄帝祭祀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在建议中指出,近些年,黄帝祭祀乱象迭出。有的地方公然打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旗号,以日益迫切的功利心,凭空创造历史,展开全方位争祭战,使一个本应表达对先祖感恩敬穆、凝聚振奋的民族盛典,变成了硝烟弥漫、“不庄不谐、失敬失诚”的乱象。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他的建议包括“确立黄帝公祭的至高性:由省祭提升为国家公祭”、“确立黄帝公祭的唯一性:陵祭、桥山、清明”、“确立黄帝公祭的方向性:找根、溯源、寻魂、立基”等方面内容。

不只陕西、河南,全国范围内还出现了更多“名人争夺战”。

比如,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不断涌现,甚至连盘古、西王母、孙悟空也都被抬了出来。

而这些公祭活动很多是来自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显然,这些看似认祖归宗的文化活动后面都写着“公祭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文化饥渴

争黄帝的祭祀权,与争曹操墓、李白故里等没有什么区别。需要正视的是,有些地方热爱文化以及文化符号本身,但更热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背后的巨大利润。这当然没有什么原罪,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也完全符合节能、绿色、协调等发展理念。但是,地方之间过多的资源争夺,说明的是文化资源本身的匮乏与稀缺。

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古代帝王将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传统文化之外,文化产业的概念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而且,即便是发扬传统文化,也不应该只局限于祭祀圣王先贤这样一种古老的形式。文化垄断的前提应该是文化创新,需要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在文化产业领域,近年来有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叫“IP文化”,即有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链。黄帝就是一个古老的“IP文化”。但是,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IP文化”。正如IP电视剧《琅琊榜》热播之后,多地开始争夺琅琊这个地名,文化产业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概念与符号。文化产业大发展,更离不开对文化规律本身的尊重。只有站在整个文化产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哪个地方应该祭祀黄帝才不会变成一道“二选一”式的选择题。

黄帝故里花落谁家?“公祭黄帝争夺战”背后的秘密

时至今日,祭拜黄帝的意义显然已经不同于晚清民国时期,具有那么强的政治内涵。但是,涉及黄帝祭拜的各方学者普遍考虑的是,我们今天需要以祭拜黄帝的方式,将全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

回到这次陕西、河南的祭拜黄帝之争,尽管两家你来我往,但却有一点共识,就是都同意把祭拜黄帝上升到国家层面。而不少网友认为,以国家级公祭仪式,来强化国民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才是整个仪式的精髓,但是祭祀谁并不重要。

关键词:黄帝公祭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