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武生泰斗王金璐逝世:“京剧男神”难再寻

2016-06-03 12:06:0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我们发现,老一辈艺术家们身上一个共同点——特别在意观众的反映,把观众当成衣食父母。这一点很重要。王金璐为了“吃饭”而学戏的时代,是一个“名角挑班”、观众说话的时代,观众就是市场。而京剧得以再次以完全面目呈现的时候,它已经被“圈养”起来,自由度欠缺,排什么戏、让谁来演,常常围绕着体制内的奖项和“政绩”在运转。一些京剧团并不缺钱,只是钱没有用在演员和观众身上,而用在了门面上。这种资源配资方式,付出了巨大机会成本,一次次错过了争取观众的时机。而为了引起注意,一些戏耗资大,讲排场,但往往演了几场就偃旗息鼓。

收入低下与人才缺乏互为因果

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京剧市场的萎缩”这一问题,每一个人所做的回答都可能是片面的,最没有犯错风险的说法是,京剧和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工艺、语言一样,都在逐渐丧失繁荣乃至存活的社会条件。当代,简明直接的大众文化成为人们部分摆脱孤立感的一个重要纽带,而高欣赏门槛的京剧,的确无力承担这一功能。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讲了一个虚构的故事:“麦仲肥”在古代就发明了电话,但是因为没有电,所以他的电话到死也没响过。这就像一个寓言:东西是好东西,但没有与社会连为一体的通路,难免成为一个摆设。

一部烂电影,可以让一桌子陌生人热闹起来,但一台再出色的京剧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改革呼声四起,人们希望把这种社会纽带功能改出来。至于改了之后还是不是京剧,倒也不必担心。有能耐赢得观众,塑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是坏事。然而无论怎么改,京剧人的充分自主和对结果完全负责恐怕都绕不过去。

“放养”对于从业者有极大的风险,也曾有京剧名角儿尝试过,最终失败回到原点。但没有“放养”,即便有足够的意愿维持京剧的存续,也无法解决一般京剧人收入无法跟上社会平均水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变得日益致命。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