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施夏明:中国最忙的昆曲小生

2016-06-14 09:06:06  新周刊 文/阿饼    参与评论()人

身为80后的施夏明没有经历过昆曲的萧条时期,但从师辈那里听到很多,“昆曲最不景气的时候,甚至有前辈因为生活所迫,去状元楼做篆刻”。这说的就是现任省昆院长李鸿良和施夏明的师兄柯军,他们当年都被迫“下海”谋生存——柯军给人刻印章、裱画,李鸿良自己开了家礼仪公司。

施夏明认为自己并不算“红”,只是“忙”。他常感慨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2003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昆剧义工”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率先大胆起用一批年轻演员,重新为昆曲吸引并培养了一批观众。同一年,石小梅、胡锦芳等老一代演员退休。

2005年,施夏明和单雯、罗晨雪这一代年轻演员从戏校毕业了。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残酷的“市场化”年代,却也站在了一个比过去几十年都大得多的舞台。这是李鸿良、柯军一代没有的机会:省昆与昆曲发源地昆山签订演出合同,进到当地的学校和企业演出;每逢单月,昆剧院天天在南博演出;旅游景点周庄的古戏台演出已经持续多年,天天上演;除此之外,演员们还要到全国乃至海外的剧院演出、办公益讲座。

毕业至今的11年里,施夏明亲身体验到昆曲在一点点复苏、升温。省昆党支部书记王美玉说:“最早昆剧院每周六在兰苑演出时,票价5块钱一张,卖不出去。如今兰苑的演出几乎是满座的,有的场次票早早卖空了,还很抢手。”

在越来越没有耐性的今天,施夏明们让观众与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共同抵达他们的精神世界、感受之域,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中,获得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丰沛体验,在碎片化时代体会到珍贵的精神整合时刻。

施夏明很快被田沁鑫挑中,开始了魔鬼式排练。他这时候才“开窍”,在排戏的最后阶段迅猛进步。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