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我错了,过去不该那么贬低网红

2016-07-08 11:07:31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曹林    参与评论()人

我曾经批评过一个朋友,批评他的评论观点太极端,吐槽他已经从一个严肃的媒体坠落为网红了,在通往网红的路上一路狂奔――可见,我在骨子里是不太把网红当回事的。不过后来我研究了一些带着网红气质的新闻节目后,觉得有必要修正一下自己的看法,网红并不都是“露胸露腿露无知”,用偏执的观点和低俗的段子消费公众情绪,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传统媒体人学习的。

比如,很多朋友都跟我推荐过“新闻哥”这个节目,最早关注到其内容是几个月前的柳岩事件,一个叫“气到爆炸的新闻妹”气鼓鼓地痛诉婚礼陋习。开始以为是个自媒体公号,直到朋友圈被新闻哥微信号三百多万粉丝的后台数据刷屏了,才知是腾讯的一档新闻栏目。三年积累三百万粉丝,篇篇10万+的阅读量,新闻哥堪称新闻界的网红。数字神话背后,那种“网红特质”很值得挖掘。

像网红那样研究读者

近期几场讲座中我提到了一种观点,要警惕网红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传统媒体人在网红面前也不要带着太多的傲慢、自负和不屑,网红有不少地方值得媒体人学习。别一听到网红气质,就是大眼睛、锥子脸的恶俗审美,就是不弄六七个滤镜美化就不能发照片的恶习,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天的速朽。

不要带着专业记者的傲慢去看待活跃在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网红有很多种,以敢言能言、犀利精到著称的意见领袖型网红,值得那些整天为阅读量发愁的媒体人研究。那些端坐在办公室里复制粘贴、改标题的网络编辑,未必能准确搔到大众心里痛痒。网红不一样,不为了左右逢源而模糊爱憎,以嬉笑怒骂的口吻说出三观正确的话,精辟地概括出网友想说却难以准确表达的感受。我们需要严肃腔调的新闻,但在掌心的世界,换一种口味没什么坏处。

网红气质的典型表现是,能将严肃话题做得用户爱看、爱评论。比如在塑胶毒跑道事件中,新闻哥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教委和学校把关好,认真检测,毒跑道怎么会出现在学校操场上?事实上,人家根本不care。这位主任认为,学生流鼻血是因为火气大,跟塑胶跑道一点关系也没有。哥觉得,毒跑道不是监管缺失,而是根本没有监管。”不做无关痛痒的批评,没有冗长的废话,直接以辛辣讽刺回击,很容易唤起网友的共鸣,为其跟帖留言留出情感空间。网红式新闻,看过之后不光有气愤、沉痛,还有一种观点被表达、意见被呼出的舒畅。

你若端着,我便无感,甚至反感

网红对受众痛点的精准把握,从不说正确的废话,总能如田姑娘撩汉那样撩到兴趣点并火候正好,总能紧随热点的潮流,这些不是学点儿新媒体技巧就能习得的,需要深入地研究读者。

吐网友想吐之槽,本就很容易隔着屏幕赢得好感。言必称“哥”的语言习惯,则让关系进一步拉近。这个有点江湖气的称呼,使其既没有传统媒体高高在上、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宣教姿态,又得以跟满屏滥俗的“主页君”“小编”有所区别,成为一枚独具特色的身份标签。浏览新闻哥的推送,就像在嬉笑怒骂中完成了一场兄弟间的吐槽。因为是哥,所以能有点小放肆、小不羁。

我错了,过去不该那么贬低网红

我错了,过去不该那么贬低网红

因为是哥,所以对兄弟可以不藏着、不掖着,不说正确的废话,不故弄玄虚。比如昨天,北京一地铁乘客赊票被拒,在微博上吐槽国人素质低,结果反被网友挖出以前逃票的黑历史。新闻哥直言:写完这条时,哥已经翻了463次白眼。显然是不被传统新闻采写所允许的夸张话风,毫不收敛的情绪倾泻,但偏能与网友建立起共情的心里默契。

人有三境界,多数人只能叫人手,稍好一点的叫人才,顶尖的叫人物。关键的差异,就是能力的不可取代性。新媒体也一样,多数新媒体只是发布资讯,稍好些的表达观点,顶尖者以独居个性的方式表达态度。在焦点话题速热速朽、雷同内容反复粘贴的浮躁媒介生态中,没有鲜明的特色,自然很容易在同质化的推送中淹没,更遑论培养黏性。

人格化特质,有人话才有对话

有科学统计显示,人们在朋友圈中停留在每个标题的时间通常不超过两秒。为了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新媒体小编常犯的两种错误。要么陷入献媚的迎合里,专挑能撩拨起网民好奇的香艳词句堆砌,动辄称美女、火辣、肌肉。要么在一惊一乍中骇人至死,凭空捏造出大量“央视刚刚曝光”“你居然还不知道”“不转不是中国人”。

但观察活跃在自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型网红,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标题设置不再停留在不择手段吸睛的层次,而有了鲜明的形象塑造意识,萌生出强烈的互动愿望。比如咪蒙,《我承认,我就是个没尊严的吃货》《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家公司开垮的》《致low逼,我凭什么帮你?》对自己形象的塑造有鲜明的标签,逢推送必回复精选留言。

腾讯新闻哥开放式的标题同样散发着强烈的互动愿望。《女儿或将瘫痪母亲仍逼着其训练,一个大写的滚!》《男子偷6万元锦鲤竟涮火锅吃了,吃货的世界哥不懂!》既不掩饰鲜明的爱憎,又坦率表露自己的惊诧于讶异,把自己的位置摆在普通网友中间,比高高在上的指点迷津更能取得信任,更能唤起网友跟帖回复的兴趣。

我错了,过去不该那么贬低网红

我错了,过去不该那么贬低网红

互动愿望在多数新媒体平台运营者身上是缺失的。仔细看看活跃度较高的媒体公号,筛选的评论回复多是正确理性,迎合官方期待的安全之词,很少允许差异化意见与批评声音的表达。互动回复更是罕见,唯恐跟网友对话被解读成为官方信号的释放,在封闭的自说自话中完成一次次毫无特点的传播。

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人们被近乎爆炸的信息洪流裹挟,却在内容选择上拥有着前所未有的自由权力。身边很多朋友,关注了四五十个微信公号,每推送必阅读的就那么几个,其余的只在实在显得无聊且觉得不把小红标识点掉难受的时候才会打开翻几眼。公众号都有了受人热捧的可能,但同质化的气质使其很难在数十个竞争对手中让人眼前一亮。

既好又坏的时代,媒体之间在竞争什么?还在以秒为单位拼速度吗?那会让新媒体内容输出弥漫着急躁与焦虑。还在将纸媒记者采写的资讯一字不差地推送吗?那会让新媒体失去内容生产能力,在复制粘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继续以程式化、乏味空洞的面貌追踪新闻吗?那会让口味越发挑剔的用户流失。如何将网红气质引入新闻生产,将严肃新闻做得用户爱看、爱评论,把兴趣转化成参与热情,是腾讯新闻在精品内容攻坚上的关键环节,也是媒体运营者亟待思忖的问题。

原创2016-07-07曹林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关键词:网红媒体新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