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重阳节是如何从“登高节”变成“敬老节”的?

2017-10-24 16:58:0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又到九月九。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念这样一首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茱萸是种什么植物。甚至连著名海派作家施蛰存也是如此:“(我曾)有一个很天真的体会,以为茱萸是一种草本或木本的植物,每逢重阳节,家家都仿清明植树之例,每人该种一株。王维因为自己在异乡作客,因而想到家里今年少一个人种茱萸了。”(《闲话重阳》)

那么,这重阳节的茱萸到底该怎么插戴?古人的重阳节都怎么过?重阳节被奉为“敬老节”又从何时开始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古时的“登高”:躲避疾病灾祸的意义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月、日两九相重,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节”。重阳节延续年代久远,早在汉代的文献里已被文人提及。是否在更早的时期已形成,学界没有确凿的考证。而到了魏晋以后,各种野史、笔记中对重阳节的记载相当丰富,可以说重阳节在当时已盛行于广大民间。此后则历代沿袭至今。

中国的传统节日常常与人对自然时序的意识相联系。有研究认为,往上追溯,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对“大火”的祭祀。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而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人们在这个时节举行祭祀仪式来为之送行。

对应着“大火”的出与没,古人将重阳节与上巳节或寒食节、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秋与春的大节。记述西汉杂史的《西京杂记》中这样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若说上巳是迎春的“踏青”,重阳便是“辞青”。“辞青”这一番秋寒新至时的游赏,是具有仪式意义的,之后人们便将蛰居过冬、以保平安。

原始的祭火仪式在后世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衰亡。但九月时节,阳气衰退,气候由暖变寒,草木也开始黄落,人们对这样的时季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乃至敬畏,所以登高避忌解厄的古俗作为重阳节的核心,依旧传承了下来,只是世人对此有了新的解释。

那么,登高何以能避灾祸?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的一则传说是这样解释的:

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此可以代也”意为“这些牲畜代你们全家受灾了”)

唐代《初学记》和宋代《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后人讲重阳节,也一般会引用这则文献。而在民间的传播中,故事又增加了许多细节,比如桓景访仙学艺是因为瘟魔害死了父母、然后从费长房处取得降妖宝剑、最后大战瘟魔等。

显然重阳节登高避祸的意义并非因这个故事而起,但传说的确立却是重阳节相关信仰、仪式获得“合法性”的一种象征。与登高相伴随的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这样的节俗事象也得到了更符合民间思维方式的解释——因为它们能让瘟魔退避,人们由此可以远离疾病灾祸,保持健康安乐。

现代的“敬老”:文化意义并未与传统断裂

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政府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这个现代的敬老节,可以说是“传统的发明”,但这种“发明”并非凭空而造。传统以登高避祸为中心的重阳节,本来就有祈祝长寿的内涵。所以从“登高节”到“敬老节”,其文化意义没有与传统断裂,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茱萸和菊花

从避祸避灾到祈福祈寿的文化心理变迁,从重阳节的两个民俗事象——茱萸、菊花——也可以得到反映。前文已述重阳节“插茱萸”,这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常绿小乔木,秋天会结成熟后呈红紫色的、气味辛香的小果实。人们采集这结了果子的茱萸,或置于布囊中佩挂在手臂上,或插戴在头上,并给了茱萸“辟邪翁”的雅号。

除此之外,“簪菊”的习俗也很普遍,如杜牧诗歌《九日齐山登高》中所言“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又名“延寿客”、“不老草”。插茱萸与登高的结合,比簪菊要早。但宋元之后,佩茱萸之风渐少,簪菊之风日盛。

“辟邪翁”与“延寿客”,同样是对于生命的追求,但两者的意义指向有所不同。插茱萸,是出于对疾病灾祸的恐惧寻求躲避消解,指向当下;簪菊花,是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对现实世界把握度的上升,更多指向对于未来的祈盼,希望长寿延年,将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延寿客”的地位最终盖过“辟邪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的演变,而从“登高节”发展到“敬老节”,同样基于此。

重阳节的节俗还有哪些?

登高:若无高山可登楼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这不仅是因为登高消厄的俗信意义,更重要的是,秋日登高望远,景色开阔,游目骋怀,心定神清,身心世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即便有积郁之气也能一扫而空。

古人有说秋天是充满愁思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宋玉《九辩》)。可诗人刘禹锡却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番情景与心境,需“在高处看”与“向高处看”方能有之。

登高首选登山。古人爱登山,甚至发明了登山专用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谢公屐”乃喜爱寻山陟岭的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制,是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登高也可以登楼或登塔。唐代王勃于重阳时节登滕王阁,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文《滕王阁序》。大都市上海城内无山,旧时人们重阳节去豫园萃秀堂边的明代黄石大假山上登高望远。这座假山并不高,所以,城东丹凤楼的魁星阁,城北的大境阁,因建在城墙上十分高爽,也很受登高者的青睐。现在的上海高楼林立,登高楼不知是否会成为重阳节的一道新风景线?

赏菊食菊:菊花酒须隔年造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的风俗,所以古时重阳又称“菊花节”。独立寒秋的菊花,象征不老和长寿,又寓意品质的高洁。晋代诗人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也以诗、酒和爱菊出名。后世文人效仿他,将赏菊、宴饮和赋诗结合起来,留下了许多别具情趣的诗歌。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这样写:“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既写出了赏菊的欢欣,也以物喻人,道出了诗人在人生的“秋季”那颗老当益壮的心。

屈原《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如何入食?除了菊花茶、菊花糕,对重阳节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祛灾祈福的吉祥之酒——菊花酒。《西京杂记》记载了此酒的制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古时这轻身延年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酿了来年喝。重阳节有个重要典故“白衣送酒”,说的是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只好漫步菊丛,独自惆怅。就在此时,他看见一个白衣家丁前来,原来是郡刺史王弘派来给他送酒的,于是他接过酒便畅饮了起来。这让陶渊明享受了一个“醉重阳”的好酒,会不会就是菊花酒呢?

重阳糕:形制多样但求“高”

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糕类食品在汉代已出现,但尚无“糕”之名,叫“饵”或“蓬饵”。《西京杂记》、《玉烛宝典》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九日食“蓬饵”,其原料大约是米粉和蓬子面。到了六朝末年,重阳节俗已确立起来,“糕”这个名字也诞生了。自唐宋起重阳食糕越来越流行,糕品形制也十分多样。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则在糕上插小红纸旗,或者放置狮子、小鹿之类吉祥的装饰品。因为这样的精美斑斓,重阳糕后来又称为“花糕”。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放人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除发面花果蒸糕外,还有一种更精致的,那就是梁实秋《雅舍谈吃》里说的“北平独有之美点”:“两片枣泥馅的饼,用模子制成,两片之间夹列胡桃、红枣、松子、缩葡之类的干果,上面盖一个红戳子,贴几片芫荽叶。”重阳食糕,吃的果然不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食材选制的情趣和心思。

关键词:重阳节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