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豆棚瓜架语如丝(上)(2)

2016-12-18 12:31:31      参与评论()人

作者出生于太平天国战乱之后,当时,“四海平靖,五谷丰稔,国顺家兴”,故取名为“潘国顺”。书中的《自述俚言随笔》,概述了其人的生平经历——潘国顺五岁时父亲就已去世,十四岁跟从族父前往饶州一带经商。据他自述,在饶州的十年间,从商之余,自己每晚读书都要读到三更。由于志不在此,所以在米业中从商颇感吃力。后来,潘国顺一度与朋友合伙经商,但他认为自己所遇匪人,故以折本告终。半年之后只得返乡,在黟县九都的山中做塾师。黟县九都即今屏山一带,地处丘陵地区,根据潘国顺的观感,当地人相当固执,难以教化,故而他在一年多以后便辞去塾师的行当,经新安江前往浙江的杭州、湖州、海盐一带,先后到过当地的木行、盐栈求职,结果都没有成功。当时,黟县的商人遍布于长江三角洲各地,外出求职的徽商,往往循着乡族的网络前往投亲觅友,潘国顺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找遍了熟识的亲朋好友,结果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自己,这让他感慨良深,也颇为惭愧。潘国顺说,在求职过程中,自己相当努力。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人想要他的书画,或者请他代写禀帖、牒文的,他都是有求必应,即便是生病时也不敢怠慢。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未能如愿。到了年终,哥哥来函催他回家伺候母亲。考虑到自己在外穷困潦倒,所以也只能回到黟县家中。此后,在家中赋闲了两年,整日幽居斗室,长吁短叹。后来,才在一位朋友的劝说下,到县衙门充当了刑科吏胥。

在清代,徽州人对充当胥吏有着特殊的看法。譬如,歙人江绍莲就指出,书吏鱼肉乡民,虽然到处皆然,但在徽州却有所不同。“充是役者,大都钜姓旧家,藉蔽风雨,计其上下之期,裹粮而往,惴惴焉以误公为惧。大憝巨猾,绝未之闻。间有作慝者,乡党共耳目之,奸诡不行焉。”他认为,这并非徽州人尽皆良善,而是因为聚族而居,在乡里公论的压力下,一般人断不敢为非作歹。故此,在此地充当胥吏总是让人如履薄冰。在这种背景下,潘国顺亦深感此一职役颇为尴尬,随波逐流吧惟恐招致天谴,但倘若凭着良心办事,则又会被县里斥责为办事不力。据说,他很想辞去此一职役,但一想到母亲还得有人赡养,暂时无法脱身,故只能抱着“在家如出家,立志踞德隅”的态度,也就是力图超然物外,立身纯正。这当然是他的一面之词,其间是否有涂饰个人不堪经历之处,实难确知。

除了上述的《自述俚言随笔》之外,《扫愁帚笔谈》中还有一篇潘国顺的自传,其中提到,潘国顺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在他出生的前一晚,母亲梦见自己前往一观音堂,抬头瞻望,看到观音大士坐在莲座上,其下有数十个衣红穿绿的婴孩,各执旗幡,嬉戏其间。既而梦醒,则腹中疼痛,随即生下了潘国顺。这当然是民间信仰中“观音送子”的老套路,潘氏藉此证明自己之出身不凡。另外,根据他的自传:

顺一兄一弟,皆壮伟,惟顺即疾病频仍,娇如处子,然性极聪慧,闻此识彼,且孝友弥笃,廉隅慎重,恒择地而蹈。爱读书,工翰苑,不善作生人活业。幼失怙,家贫,喜独居,好雅洁。年方而立,参透炎凉,遂寄情烟酒,托意篇章。每奉《阴鸷文》,勤恳劝世,尝语人曰:人如白驹过隙,一旦殂谢,都埋荒丘。家虽贫窭,亦可尽其心之所能到,徐修德业,未为弗可。若富者拥赀巨万,不知为善,所衣所食,无非温饱,其与贫者何异?……常欲脱颖而作出岫之云。因母年老多病,兄与弟皆贪利远游,嫂等均愚忤,故潜居侍养,宁金尽床头,不敢须臾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