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豆棚瓜架语如丝(下)(3)

2016-12-25 10:25:40      参与评论()人

关于《聊斋志异》之创作,蒲松龄在《自序》中这样写道: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无独有偶,《扫愁帚笔谈丛录自叙》亦曰:

……维时雨晦灯昏,风萧夜静,醉浊醪之余趣,喜萤灯之囗囗。濡笔抽笺,直书则奇奇怪怪;吮烟酣茗,暝搜则人人物物。盖此中之景味,实吾人之解忧,只堪为知我者道也。

看来,无论是自序还是创作手法,潘国顺始终都在刻意模仿蒲留仙。对《聊斋志异》,清人王士祯《题辞》曰: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在渔阳山人的想象中,秋雨淅沥,豆棚瓜架之下,人们饶有兴趣地讲述着鬼怪神祇的故事,对此类的齐东野语,“姑妄言之姑听之”,完全不必当真。

豆棚瓜架是芸芸众生聚会纳凉说话闲聊之处,其下的家长里短,对整个社会而言无足轻重,在浮世喧嚣中可谓气若游丝,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刻意在本文标题中将“雨”改作“语”字的缘故。

在传统中国,衙门胥吏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在传世文献中,很少能听到这类人的声音。不过,身处社会底层的这些人,往往阅尽人世沧桑,他们偶一著述,便成为观察历史的珍贵史料。例如,现存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年记》一书,即出自上海胥吏姚廷遴之手。迄今,社会史、法制史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者,皆曾聚焦于此一文献,探讨鼎革前后的江南社会。姚廷遴是一位有着从商、务农、做吏和教书等丰富阅历的读书人,与其相类似,潘国顺也有着从商、做吏和教书的相同经历。只是与姚氏生活的年代不同,在晚清时期,潘国顺曾读过《癸巳汇稿》,也翻阅过《申报》之类的近代报刊。不过,从总体上看,他的知识储备仍旧极为传统、保守。在知识界,他们难以发出声音,远远不能与那些大儒(如近在黟县的俞正燮等人)相提并论。尽管如此,这也并不等于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就完全没有思想史的研究价值。这就像路边墙角零星的鸢萝,花期虽短,植株亦小,难以妆点大片风景,但亦竭其全力,在秋日的晴空下倔强绽放。豆棚瓜架之下,气若游丝的闲聊碎语,仍是我们观察传统中国的重要史料。

在清代,类似于潘国顺这样的读书人,有着极其庞大的数量,而且,到了十九世纪晚期,此一群体呈现出急速增长之势。根据张仲礼先生的估计,太平天国之后生员的总数估计约为九十一万,比太平天国前增加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一数字显然同时说明,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数量应当颇为庞大。这些人,构成了传统中国“读书人”的基础。对此,《扫愁帚笔谈》中有《腐儒》条:

我黟近年来文风兴盛,科甲频仍,所以业儒者日更多。大半家不丰足,欲子读书,急于成名,以博官秩而食厚禄。则为师者,亦往往以八股时文,授以门径。试期伊迩,每多藉怀挟之弊。故今之考篮,大如小箱,以能多带课艺,广藏选集。一入场,见题则翻阅目录。其洋板文,有三万、有大囗、试帖等作,无之不有。每每敷衍摹袭,装点成文。间有撞着青衿者,其实句读尚未明,即随便书一简,都有不可以解者。

潘国顺自视甚高,对周围一些考中秀才的人(包括自己的族弟)都极为鄙视。他认为,那些考中秀才的人,都是靠作弊侥幸成功的,许多人“写字犹如鸡脚爪,作文臭屁真不通”,文行相当不堪。只是当时的“妇孺何知?只以秀才不秀才为体面。而俗情之扰扰,更以读书不考试为鄙陋。其中之学品优劣,均置诸乎度外而已”。揆情度理,潘氏的指摘,部分地反映了其时的人情世故,但从中亦可得见,命途多舛的潘国顺之嫉妒心极强,“读书不考试”的他,实际上很在乎能否考上秀才,对这一点也相当敏感,但他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出入科场,而自己则无奈地以旁观者身份,对读书应试者极尽讥讽之能事。如在《大贤》条中,他就说本县的舒某对四书五经一知半解,直到四十余岁,还是一位老童生。《秀才》条则说邻村有位汪姓的徽商子弟粗蠢无比,靠作弊考上秀才,并到处炫耀,最终落泊潦倒,却仍将“秀才”二字时刻挂在嘴边。另外,《老童妄想》条,提及一位汪某,直到六十多岁才被例赐为秀才。他痴心妄想,希望更进一境考取举人,却因科举考试客死异乡。对此,潘国顺于字里行间,透露出幸灾乐祸的情绪。

 

为您推荐:

如何烧香

2016-12-25 10:25:40

劳伦斯的撒丁岛

2016-12-25 10:25:36

另一幕的斧声烛影

2016-12-25 10:25:36

鬼界是低俗的吗?

2016-12-25 10:25:35

异与常:亚洲的生死怪谈

2016-12-25 10:25:35

买书如买妾

2016-12-25 10: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