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俞振飞:一代昆曲宗师的书卷气

俞振飞1902年出生于苏州,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他的父亲是江南曲圣俞粟庐——清代权威昆曲家叶堂的唯一传人。俞粟庐亲自教导儿子学习文化和昆曲,将他培养成卓越的京昆艺术大师。

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俞振飞登上舞台表演时不仅技艺精湛,还透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昆曲中的小生多为书生,俞振飞用自己的“书卷气”取代了传统小生的“脂粉气”,将小生艺术的品位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至今未被逾越。

俞振飞5岁开始学习文化。父亲认为白话文太浅,一开始就教他读“四书五经”并练习书法。家中藏书颇丰,俞振飞从小就喜欢钻到父亲“四壁图书”的书房里去,“见书就读”。先看经、史、子、集,后看医书和各种杂书、闲书。俞振飞十几岁时就学会作诗、填词作散曲和小令。父亲在他14岁时又先后安排他拜著名画家陆廉夫、冯超然为师学画。俞振飞后来的博学多才,正大大得力于早年读书学习的广泛。

他从6岁开始学唱昆曲。虽然只要几遍、至多十几遍就能学会一支曲子,但父亲仍然规定他每一支曲子要唱一百遍以上;只要有一点唱得不对,就要从头来过,再唱一百遍,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中国有句谚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其前提是“立志须高,入门须正”,基本功必须极其扎实。用这样的方法,俞振飞到19岁便能随父学唱《纳书楹曲谱》中的所有曲子两百多出。

这个时期,著名实业家穆藕初于1921年发起成立了上海昆剧保存社,吸收了上海和苏州的众多著名曲家,传承和弘扬昆曲。同年,上海昆剧保存社借地苏州创办昆剧传习所,招收的学员即后来著名的传字辈。而俞振飞因师从江南昆曲最后的专业团体全福班的沈月泉、沈锡卿学习表演身段,与传字辈出自同门。俞振飞的唱功无人可及,传习所所长孙咏雩再三叮嘱其最杰出的学生顾传玠和朱传茗要多向俞振飞学唱。传字辈学生在上海实习演出期间,俞振飞多次与他们同台串演,与传字辈师弟们关系亲密。

1930年冬天,28岁的俞振飞在京剧名旦程砚秋的邀约下,专程到北京拜了京剧名小生程继先为师。两年后,俞振飞又应邀与程砚秋之合作,两人一直合作巡演六年,誉满京、津、沪、宁等城市。1939年起,俞振飞成为京剧四大小生之一。自1921年到1950年的近30年间,俞振飞除了与程砚秋、梅兰芳长期合作演出外,还与其他二三十位京剧名家合作演出。“与高手过招”30年,才造就了他在京昆剧中独创的儒雅、秀逸的俞派小生风格。

梅兰芳在20世纪20年代初听到俞振飞唱昆曲后,便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不放,说:“我今天听到了真正的昆曲。”后来梅兰芳又对秘书许姬传说:“过去我在北京听到的不是正宗的昆曲,我想象中的昆曲一定是像今天听到的那样。”梅兰芳主动请俞振飞帮助自己提高水平。1933年,梅兰芳南迁、定居上海后,请俞振飞教曲,在其帮助下研究昆曲,对以前学过演过的五十多出昆曲戏加以整理并重新认识。梅兰芳后来回忆说:“我们这个研究昆曲的小团体里,加上俞五爷,更显得热闹。那一阵我对俞派唱腔的爱好,是达于极点了。我的唱腔,也就有了部分的变化。”

限于历史条件,20世纪前中期的戏曲名家极少有机会拍电影。1955年,梅兰芳要拍摄昆曲电影《断桥》,提出请正在香港的俞振飞回来合作。1959年,梅兰芳又与俞振飞合作拍摄《游园惊梦》彩色昆曲电影,梅兰芳扮演杜丽娘,俞振飞扮演柳梦梅,梅兰芳最优秀的弟子言慧珠扮演春香,传字辈名家华传浩扮演杜母,昆大班以华文漪为首的8位旦角学生做花神……如此豪华的阵容举世无二。这两部电影,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生旦合作的昆曲电影,也是当时戏曲艺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俞振飞不仅演唱一流,而且善于思考、精于创作。1955年,俞振飞到杭州参与昆剧《十五贯》的创作和修改。著名昆剧演员周传瑛说:“振飞同志归来,立即投入了复兴昆曲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已经着手改编昆曲传统戏《十五贯》了。我本来不是演况钟这一类角色的,但要突破自己原来行当的局限,一定得下苦功。在排练过程中,我得到许多同志的真诚帮助,振飞同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花了好几个晚上来指导,不少次议论到半夜三点多钟……”1958年,在周总理的提议下,上海市戏曲学校组织班子着手改编《墙头马上》剧本,又请俞振飞、言慧珠、朱传茗等一起讨论修改。此后边排边改,反反复复排了十几遍,本子也修改了十几次。俞振飞还让学生参演,在唱腔创作和表演指导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总理看了《墙头马上》后,称赞俞、言二人为“最佳搭档”。

自1955年回上海后,俞振飞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辉煌阶段,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他完成了熔昆京艺术为一炉、书卷气浓郁的儒雅秀逸的俞派表演艺术风格,成为公认的新中国70年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昆京艺术大师和标志性的文化大家。他的多部代表作皆成为传世经典,同时又著有《俞振飞艺术论集》《粟庐曲谱》《振飞曲谱》,亦是一位杰出的昆曲理论家和教育家。

而作为同样杰出的戏曲教育家,俞振飞培养的小生演员有百余人,皆活跃在全国各地京昆舞台上,最著名的有蔡正仁、岳美缇、薛正康、黄正勤等。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