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封建朝代初期,叛乱总是会有神奇的效果。倘若要放到王朝末年,往往意味着朝代暮钟的敲响。从公元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大病一场的唐朝依旧维持了140多年的统治。纵使叛乱之后唐的盛世景象不再,也不得不承认唐在安史之乱后国力的恢复速度是惊人的,这是中国其他封建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国家的国运体现并不在强盛时的兴旺,而在于有没有从低潮反弹的能力,国运就像行船,顺风开得飞快根本不算什么本事,逆风时能立得住才是真正的国运。“逆风”才是占据一个文明历史长河的时间大头。纵观中国历史,能挨得住这一闷棍的,唯有唐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的国力之强。
安史之乱爆发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样的一场叛乱会带给唐如此大的灾难,更没有人会意识到这将给中国封建历史进程带来巨大的改变。对于这场叛乱带给唐的影响,本书从帝国根基、边防危机、宦官和藩镇问题等各方面都做了阐释。精彩之余,也有略微遗憾之处。安史之乱既是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无论宋明的经济有多发达,元清的版图有多辽阔,再也没有一个封建朝代能达到唐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所取得的高度和地位。唐代的强盛不仅只是政治、经济、军事之强,更是其文化的强盛,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包容的时代。所以,如果要谈论唐的盛衰,文化角度的审视是不能回避的。安史之乱后,唐诗中再难见盛唐气象,大唐的衰败在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安禄山的胡人身份,安史之乱后,胡汉矛盾激化,唐在文化上的包容力也减弱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那么,我们摘掉付诸在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上的所有深刻意义,它无非是一个帝王想要追求享乐,一个妃子想要展现美貌,几个权臣想要满足贪欲,一些人物试图建功立业。王朝的盛衰,人物的功过,唯有未身处于那个时代的后世“旁观者”能厘清。所谓“以史为鉴”,大抵也是如此。
提到日本京都寺庙之旅,相信没有哪一座寺庙会像清水寺这般受欢迎。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日本全境最著名的古寺之一
近日,畅销书作家末那大叔重磅推出新书《我们最好的时光》,本书根据“北海爷爷”真实故事改编,故事曾登陆央视栏目《谢谢了,我的家》,被称为“感动全国读者的爱情奇迹”。
近日,大英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项目,其中一站就是东京,但并非是如今的东京,而是19世纪初的江户。通过浮世绘作品走近江户的美景美食,推荐最佳“酒店”和游览路线,连何处可以“买买买”都有涉及。
法国历史上戴着假发、踩着高跟鞋坐稳一片江山的国王路易十四,他是当时法国宫廷贵族风尚的引领者,并且建造了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然而长江后浪追前浪,一代国王终老去